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圆明园石柱被捐赠北大引争议专家不算真正回归 [复制链接]

1#

圆明园石柱被捐赠北大引争议 专家:不算真正回归


*怒波要捐献的圆明园石柱。 本报2014年2月21日A9版报道的《千万买石柱是作秀?有本事你也弄个回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然而,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接受本报采访时仍然表示失望,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没有回归圆明园根本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回归 ,并建议*怒波还是应该将石柱捐献给圆明园。 那么,刘阳为何提出这种观点?是否 物归原主 才是真正的文物回归?对此,采访了刘阳及业内专家。 捐给北大不过从 国外流散


  变为 国内流散


  据悉,即将回国的这7根圆明园石柱均约1米高,原位于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百年前,一位名叫约翰 威廉 诺尔曼 蒙特的挪威*官将其带到了挪威。他于1886年便来到中国,曾供职于大清国海关,民国时深受袁世凯的信任。 尽管被认为是继兽首之后最重要的一批圆明园回归文物,但刘阳指出,7根石柱本身的价值并不是特别高。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的扶手位置,有数千根这样的柱子。如今圆明园遗址上还有几十个,北京一些博物馆、苏州的拙*园里也有。杭州西泠拍卖行还曾拍卖过。即便如此,但这又是 有故事 的7根柱子。它们历经磨难和沧桑,流落海外,如今得以 回家 。可以说,其历史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石柱本身的价值。如果把它们放在圆明园的大环境下进行展示,它所能够呈现出来的今昔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震撼效果,是将它们放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的地方 不管是挪威的博物馆,还是北大,都无法比拟的。


  刘阳对*怒波把这7根对圆明园意义重大的柱子捐到了北大表示十分失望。 这根本不是真正意义的回归,只是由海外流散状态变成了国内流散状态而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