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彝族童工吃肉的问题4cbzd5c0 [复制链接]

1#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彝族童工“吃肉”的问题


深圳一家企业使用了73名来自四川凉山的彝族“童工”,其中有7人承认自己不满16岁。这些孩子在企业每天需工作12小时,月工资2000元左右。事发后,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解救这73名“童工”,并于去年最后一天由两辆大巴将他们送回家乡。


    然而,“童工”阿美(化名)却说:“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不出来打工怎么办呢?”还有个孩子面对采访她的说:“在这有米饭和肉吃,在家只能吃土豆和玉米,我不想回家”。


    如此简单得毫无“理想”的两句话,让人们心酸不已。在当下日子里,许多孩子吃菜多点肥肉就会大呼小叫挑出来丢在一边,嫌太肥腻了,而同时,四川凉山彝族的一些孩子因为向往“吃肉”,小小年纪就要去离家千里之外的他乡做工。他们粗糙的脸庞,皲裂红肿的双手,蹲在露天的地上吃着简单盒饭,每天干着十几个小时繁重的工作……令人不禁想起了旧时代“包身工”的遭遇。是的,我们曾为昔日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叹息,今天却同样有十几岁的孩子因为“想吃肉”而心甘情愿去做童工。对他们来说,其遭遇不知是轮回还是穿越?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法制在完善,看起来现在已经不能容许“包身工”现象存在了,这不,在73名彝族孩子到深圳做工仅仅10来天功夫,就被有关部门“解救”了。只是被“解救”的这些孩子似乎并不领情,也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意思,相反的是他们为此忧心忡忡,因为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在眼前:回家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如果要等到自己完成了义务教育或者成年以后才出来打工,那至少还得继续吃几年土豆玉米。


    生活已经教给他们许多经验,出来做工再辛苦也要比守在家乡过苦日子有意思得多。这是个非常现实也是个极为严肃的现实问题。


    保证这几十个孩子在家乡不只吃土豆玉米,也能有肉和米饭吃,或者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就算发动自愿者捐钱这问题也能解决得很好。然而,把“吃肉”当成期盼当成向往当成梦想的孩子肯定不止这几十个,如何保证他们的“梦想”得以实现,是一个必须尽快做到的事情,尽管这是个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


    深圳那家企业用童工涉嫌违法自是无法否认,有关部门解救童工也是职责所系。维护未成年合法权益也没有错,可是具体到案例中的那73个彝族孩子,我总觉得有什么方面做得还不够。是哪儿不够呢?


    上文提到的那些千里迢迢跑到深圳做工的彝族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自己动手在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坐等一杯茶,不如自己拿。贫穷的家乡为他们提供的机会有限,要求他们静下心来完成未成年阶段法定义务教育的可能性恐怕也不会太大,而在他乡,那粗劣的快餐盒饭也许就是盼望中的美味,那2000元的月工资或许是他们在家乡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收入。


    只不过是他们“拿”得有点不是时候,早了点。然而农村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偏远农村孩子生活的人,大概不会对此感到奇怪,人们对温饱的向往,对食物渴求是头等大事,也是非常迫切的,这是生物本能,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能有足够食物。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食物应该由谁来提供呢?有许多答案。但话好说,做起来却很难,做少了杯水车薪,普遍去做又只能停留在理想状态。然而改变老少边穷地区农民尤其是农村孩子的生活生存状况,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也是一个急需尽快解决的问题。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