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玩之道,耐久坚贞文人玩物精赏古泉说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是次网拍文房杂项专场,从资深藏家处征集到一批具有当代文人审美之道的古董,如紫檀雕梅花镇纸及漆嵌银丝镇纸,另有日本藏家旧藏元代剔犀灵芝纹香盘,还有铜器文房,琳琅满目,这次集体推出,以飨藏家。

清·紫檀雕梅花镇纸

L:34.6cm

此件梅花纹镇纸,以紫檀为材,浮雕梅花,梅花苍劲,枝长花硕,在紫檀纹理映衬下,如傲骨于寒霜冰雪之中,凸显其坚韧耐寒之精神,梅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追捧,诗人咏其风骨,画家赞其坚韧。以梅花形容文人气质再合适不过,在风雪寒冬之中,独秀于林,花开之时,香撒满天,就像文人之于学问之中,经历磨难,然后学成,终得慨然之感。

清同治·王亦曾自用砚

铭文:抚之无言,潤之豪端,耐久坚贞,君子之德,丙子鹤琴。

来源:杭州文物公司旧藏(据标签及火漆)

L:19.8cm

此件为王亦曾自用砚,其铭文非常有意思,表达作者洒脱之慨。王亦曾:江苏吴县人(今苏州),字鹤琴,同治十三年(年)进士,年任翰林,同治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清·老坑松树绶带鸟纹端砚((附旧砚衣并题签)

L:14.2cm

民国·寿山石葫芦万代印

印文:布衣空染洛阳尘。边款:龙作

H:4.5cm

此件印文颇具玩味,作者不详,但却能看到其洒脱于世,看破世间红尘之情怀,雕刻葫芦,寓意福禄万代,吉祥美满。

清·红木回文墨床

来源:杭州文物公司旧藏(据标签)

L:12.7cm

清·漆嵌银丝镇纸一对

铭文:大吉祥用。

L:22.5cm

明持经罗汉座像

H:9.2cm

文人收藏风趣从宋代即盛行,宋人喜好三代铜器、三代及战汉玉器等,效仿上古士大夫之精神,也制作出宋时铜器和人物,此种风气延续到明代,特别晚明苏州等江南收藏之风盛行,三代铜器、玉器,宋时的铜器、玉器、瓷器,元代漆器都成为收藏之好。

明·玉雕谷纹玉璧

来源:杭州文物公司旧藏(附90年代购买发票)、博物馆退赔(据漆编号)

D:10.6cm

此件年份极好,战汉风格,原为抄家退赔返还之物,后归入文物公司,90年代售出,藏家一直珍藏玉璧及其发票,此件古朴盎然,玉璧为礼器,传为人与神同天之物,级别甚高。

明·铜姑射仙子立像

H:18.5cm

此件铜姑射仙子立像,宋代风格,其衣襟最能突出,全身鎏金,虽已脱落,依然在弯角可见金粉,其座部颇似宋代之山子。

元·剔犀灵芝纹香盘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D:21.5cm

德国汉堡艺术和工艺美术馆藏

香盘原为日本藏家旧藏,附日本老盒,香盘为灵芝纹纹饰,其纹饰和剔犀风格类似于德国汉堡艺术和工艺美术博物馆藏元代剔犀灵芝纹盖盒,此盘底部有朱漆写“申记”二字。譬如此器,造型端正饱满,堆漆厚重,打磨晶莹照人,刻工圆润淳朴,雕刻精细流畅,纹饰清晰优美,如行云流水,气韵浓沉,在光线的折射下,更有幻影流动的别样感受,工致精也,当是文房陈设赏玩之精品。

清·玉佛手把件

来源:杭州文物商店旧藏(据标签及火漆)

L:7cm

此件玉佛手把件,玉质莹润,雕工非凡,迎手可握。此为把玩之物,另又可作暖手,佛手俗称佛手柑,状如人手,有菩萨之手之说,又与佛同音。因此玉雕中以佛手象征多福长寿,也是常见的题材之一。明清之际「三多」纹,佛手形象最受青睐,世人有「色艳成丹火,香高过岭风」之赞美。佛手之于文人之室,可当作酒、茶于盘玩,必备之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