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愿将佛手双重下,摸得人心一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信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49280.html

在高邮龙虬镇辖区内有一个佛塔庄,关于其名称的由来,有一段真实的历史。

清雍正年间,高邮连年发大水,洪水大到什么程度呢?曾有“城墙头上张丝网,宝塔顶上摸鱼虾”之说。话说这一年高邮又遇大涝,一樽木观音雕像随遍地洪水流到了高邮县城东二十里处的一个村庄,被当地*家一老遗孀蒋四太太捞起,大水退后修建了一座茅屋,取名观音禅林。此庵南到北设有前殿、中殿、大殿三进十五间,东边南北一字形又围厢屋八间,整个观音禅林建筑虽简,但看上去显得紧凑,浑然一体且不失壮观,大殿中木柱上的一副对联更是吸引着千万颗虔诚的心:“愿将佛手双重下,摸得人心一样平”。求香拜佛者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从此这个村子渐渐被人们叫作佛淌庄,有淌来之佛的意思。

蒋四太太归天后,当地的几个出家人撑起了庵门,他们又在观音禅林的北面修造了地藏庵,大殿中供奉着南海观音,文殊大士、普贤君者以及护佛韦驮。据说地藏庵共有房屋九十九间半。小孩进去游玩,常搞不清东南西北。庵中有望花楼,后有花园、亭榭,其规模之大,为当时方圆几十里所罕见,布局精妙,庄严肃穆,那缕缕缭绕的香烟,装点着这个非凡之境,一番番春夏秋冬,佛淌庄日渐兴盛起来。

到了宣统年间,佛淌庄已有五十多住户,宣统三年(年)地藏庵第二十代继承人觉性圆寂,门人昌智用荷花缸把他封葬在南庵前的平地上,以白矾石建塔,高二丈有余,上四角飞檐中志碑文,正面写“傅临济正宗地藏观音堂上第二十代先师上率下庵性祖老和尚之墓”,背面则是“宣统三年吉月吉日雉染徒昌智敬建”,围塔植松柏一圈,立庵前远望,绿白掩映,气势颇为壮观,后来为了纪念觉性和尚,人们把佛淌庄改称为佛塔庄。

民国以后,佛塔庄发展到近百家,其中崔、*、郑三大家为首富。年,在郑兆华、郑兆茂、*庆连、*庆宣、秦大德的主持下,佛塔庄开集市,后定为逢二、四、六、八日十天四集,创集后,市场繁荣,先后开设了复盛和南货站和银匠铺、吉兴昌南货店,被称为水上阁楼的俱乐茶馆,以及兴化人房大龙开设的烟馆等,鲜鱼、水菜、米麦豆子贸易更是繁荣。直到年才停集,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庵拆塔。到年7月,在原地又恢复重建了寺庙,设有“大雄宝殿”,现在香火逐渐恢复往日的兴盛。

目前“佛塔庄”这个名字还一直被人们沿用着。

此文版权为姚永明、陆大荣所有,未经作者同意,切勿转载!文章出自《高邮地名史话》。文章配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扬州家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