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佛手,你会想到什么?佛的手?原来是一种植物的果子,形状似佛的手。为什么叫做佛手?这里有一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金华罗店一座高山下,住着母子二人。母亲年老久病,终日双手抱胸,自觉胸腹胀闷不舒。儿子为了给母亲治病,四处求医无效。一天夜里,儿子梦见一位美丽的仙女,赐给他一只犹如仙女手样的果子,经母亲一闻,病就好了。可是,醒来一看,母亲病情依旧,原来那是一场梦。于是,儿子下决心要找到梦中见到的那种果子。经过多少天的翻山越岭,当他坐在岩石上歇息时,突然看见一只美丽的仙鹤,一边舞一边歌:“金华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时山门口,大好时机莫错过。”第二天午夜,儿子爬上金华山顶的山门,只见金花遍地,金果满枝,金光耀眼。一位美丽的女子飘然而来,儿子定睛一看,正是梦中所见的仙女。仙女说道:“你的孝心感人,今送你天橘一只,可治好你母亲的病。”儿子感激不尽,恳求仙女再赐给他一棵天橘苗,以便母亲天天能闻到天橘之香,永解病痛。仙女满足了他的要求。儿子回来后,将天橘给母亲服用,母亲胸腹胀闷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仙女赐给的天橘苗经过辛勤培植,很快地传遍了整个山村。乡亲们认为,这位仙女就是救世观音,天橘像观音的玉手,因此称之为“佛手”。
佛手是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除了药用价值外,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并能时时溢出芳香,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故也作为一种观赏植物。佛手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的品种,经常被制作成凉果销售。
但作为中药的佛手有怎样的作用呢?佛手性温,味辛、苦,入肺、脾、胃、肝经,主要功效是舒肝理气、和胃止痛、化痰,属中药中的理气药。《本经逢原》中就说它“专破滞气”。《本草便读》亦载:“佛手柑,功专理气快膈。”《随息居饮食谱》又称它能“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胸闷;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胃痛纳呆、嗳气呕恶;咳嗽痰多等。佛手行气之力颇佳,治疗由于气滞引起的胸腹胀闷效果显著。
1.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脘腹疼痛
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服用后可排气止痛;
2.用于治疗恶心呕吐
佛手15克,陈皮6克,生姜3克,水煎服,止呕效果较好;
3.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导致的胃腹寒痛
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入瓶中,加入低浓度白酒毫升,泡10天后饮用,每次15毫升;
注意:酒精过敏,不宜饮酒人禁用。
4.用于湿痰咳嗽,可见咳嗽、痰多,痰白质稀
佛手、姜半夏各6克,砂糖少许,水煎服。
(*培红文,王清海修,苏慧编辑,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清海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二级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分分会副会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衰、胸痛、心悸、咳嗽、气喘、眩晕、头痛、失眠、水肿等病的中医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周日上午
出诊地点:医院三楼专家诊室(第八诊室)
*培红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心脏血脉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康复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擅长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及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康复。主持参与各级课题十余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出诊时间:周一、周五下午;周二、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医院二楼专家诊室(第九诊室)
苏慧副主任中医师王清海全国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秘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常务委员。擅长心血管科急危重症的救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眩晕、胸痛、心慌等疾病以及心血管介入术后的康复指导。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
医院二楼第7诊室(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医院二楼第19诊室(周二下午)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