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冷得直打颤儿,连水果都想热着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前阵子为了凑满减买了一堆书,在办公室堆了快一个月,昨天终于全部搬回家。

借着新书入库,顺手整理了一下书柜,发现我这个人,喜欢的东西真的会一买再买,手头光是《随园食单》就有好几个版本!

不过,《随园食单》对我来说,确实意义不同。

想当年在学校门口的旧书摊上,淘到了我的第一本《随园食单》,出版于年,是《中国烹饪古籍丛刊》系列中的一本。

陪我淘书的那个人说,要一起集齐这套书,然后把里头的菜一道道复刻出来,再一起吃光光,体验一把古人的舌尖趣味。

后来嘛,当然是没有后来了。就连那本书,也在毕业的时候“不小心”遗失了。

到现在,对于往事我已释怀,新版本的食单也重新成为我案头的常备书。

袁枚并不是地道的厨子,但也正是他文人的属性,给这本清代菜谱指南增添了很多趣味性。

他写海鲜单,介绍是“世俗喜欢海鲜,我不得不从众”;到了特牲单,以猪开篇,他说“(因为)猪肉用得最多,可称广大教主”;

而到了羽族单,他直白地说“鸡的功劳最大,众多菜肴都要依赖鸡才能做成美味......所以我要让鸡在羽族中居于首要位置”。

(如果我来写书,可能会让土豆居于首要位置......)

想起上次做古书的美食复刻,还是春分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在羽族单里头,挑个简单又应季的梨炒鸡,立马给安排起来??

《随园食单》梨炒鸡

你们可别一听要“炒梨”就觉得黑暗!

上次我教的那道梨汁香焗骨,梨汁完美融入菜色,香甜润口,吃着就很是别致。

古菜里用梨入菜的也不少,《山家清供》里头有梨加醋酱的橙玉生,《吴氏中馈录》里有酱佛手香橼梨子,都是后人反复复刻的代表。

随园的梨炒鸡,不用榨取梨汁,直接用雪梨薄片搭配鸡胸肉,家常又快手。

滑炒后的梨片依然脆爽,像清甜的马蹄和沙葛,让肉的口感也随之变得轻快,吃起来很是滋润。

我今天的方子用料,都是严格参照了袁枚的来,你们在实际烹饪中,可遵循“两变一不动”原则。

古方里的猪油,可以换成植物油或橄榄油,更适合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用到的绍酒,也可以用普通料酒来代替,对出品几乎没有影响。

最最不能省的,是*金配角花椒面。

花椒面在随园菜中出现频次很高,将平凡滋味提升一个新档次,就靠它来画龙点睛~

白梨白肉白菇的组合,听着可人,上桌却有些素净。

所以菜菜出锅前还加了点枸杞点缀,最后用黑色的碟子来装盛,瞧着,是不是还挺古色古香的

钻研起劲的我,还试了下换虾仁来炒,没想到,口感更惊艳!

梨片爽脆,鲜虾弹牙,双倍鲜甜,回味还有一丝酥麻,吃一口就上头~

梨撞虾

这碟穿越年的独特滋味,外边花钱可都吃不着,快来跟我一起学学吧。

-梨炒鸡-

[食材]

雪梨1个鸡胸肉g香菇2个

玉米淀粉1小勺鸡蛋清1个猪油2大勺盐1小勺绍酒2小勺姜汁1小勺花椒粉1/2小勺麻油1大勺枸杞少许葱花少许

1大勺=1tablespoon=15ml1小勺=1teaspoon=5ml

[食谱]

1.鸡胸肉切薄片,加1/2小勺盐、鸡蛋清、生粉搅拌均匀

2.香菇去蒂切片

3.雪梨削皮去核,切成薄片,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色

4.锅中加入2大勺猪油,油温三成热时,下鸡片炒散,倒出控油

5.另起一锅加麻油,下香菇片翻炒片刻

下入鸡肉后,加1/2小勺盐、绍酒、花椒粉、姜汁调味,再加梨片、枸杞快速滑炒,便可起锅装盘,最后撒上葱花点缀即可

出锅后的梨片,还保留着立体的清脆,多吃多润。

鸡胸肉被施与了花椒和梨香魔法,每一口都在舌尖留下难忘的味蕾记忆。

再吊煲梨汤蒸碗饭做配,这餐冬日小饭桌,比古人的也不得差~

读本书吃餐饭的功夫,突然有点体会到袁枚在随园里,那份闲情逸致的小日子滋味。

有时候,生活的踏实感,不过是从琢磨怎么吃好一餐饭开始啊。

天冷干燥,最容易嗓子不舒服。

除了可以炒梨入菜,在还可以在家在办公室,备上一瓶梨膏冲水来喝,热乎乎地就把嗓子滋润上了~

省去了煮梨煲梨的功夫,更方便,随时随地就能喝上。

菜菜家定制梨膏,是用砀山酥梨制成的纯梨膏,之前买过的小可爱好评多多,回购率也超高的。

梨膏浓缩了所有秋梨的精华,没有药材或食用剂的添加,少了诸多禁忌,润肺止咳,老少皆宜。

戳图购

想吃汁甜味美的水果梨,这有好选择

梨还有这些好吃的做法

老北京小吊梨汤

低温慢烤梨汁肋排

桂花浸梨

枇杷雪梨热饮

南乳梨汁香焗骨

鲜奶炖桂花梨

你的“在看”,就是对我的认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