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白术、茯苓、人参、炙草、桔梗、法夏、神曲、麦芽、山楂、扁豆、橘皮、淮山、莲子肉各等份,共研细末,以蜜水泛为小丸,每服5克,日服三次。或仅研细末、瓶贮,每次服三至五克,日服三次,开水送服。
小瞎子是这部小说的男主角,瞎眼、手持竹竿、清瘦、无名无姓、带着乐器流浪,这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化的民间艺人形象。他除了有这个民间身份外,还带给人们一种神秘莫测、来历不凡的气质,就像作家孙犁所评论的,“小瞎子的形象,有些飘飘欲仙的空灵之感”⑤,他的这份“仙气”为小说的“民间味道”增色不少。当然,小说中最核心的民间元素就是小瞎子带来的净化人心的“民间音乐”,他布袋里装着的乐器,样样都代表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它们各有各的历史,各有各的文化,它们所代表的是漫长历史中的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感悟的表达。描写小瞎子演奏乐器的那几个片段,莫言运笔挥洒自如、让人如临其境,仿佛也能感受到民间音乐的那股独特魅力。对于马桑镇上的人们来说,民间音乐彻底俘虏了他们,“连那些好奇心极重、专以搬弄口舌为乐的娘们儿也不去议论小瞎子与花茉莉之间是否有风流韵事”,“人们欣赏畸形与缺陷的邪恶感情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净化了”⑥。我们再来说说“马桑镇”,这个地名在莫言之后的其他作品,如《牛》《筑路》《檀香刑》中都有出现,马桑镇是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小镇,可以说也是莫言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地标。为什么要在小说中设定一个具体的地名?我们认为这与中国民间看中“归属感”的民间思维有关。中国民间对于个人的归属看得很重,一个人来自何地、属于什么地方,要知晓得清楚明白,一个具体的地名就是一种身份的归属,有了归属才知道身上的血脉里携带着怎样的文化、才知晓叶落归根时归到何方,人有了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高密东北乡、马桑镇,就是莫言笔下的人物们共同的归属,也是他们身上的共同印记,他们在那个地方生活、繁衍,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