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虎尾兰,接近棒叶虎尾兰。是天门冬科虎尾兰属的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虎尾兰品种较多,株形和叶色变化较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形态特征
/p>
虎尾兰有横走根状茎。叶基生,棒形,3-6枚成簇如手掌,直立,硬革质,扁平,长条状披针形,长30-70(-10)厘米,宽3-5(-8)厘米,有浅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斑纹,边缘绿色,向下部渐狭成长短不等的、有槽的柄。花葶高30-80厘米,基部有淡褐色的膜质鞘;花淡绿色或白色,每3-8朵簇生,排成总状花序;花梗长5-8毫米,关节位于中部;花被长1.6-.8厘米,管与裂片长度约相等。浆果直径约7-8毫米。花期11-1月。
生长习性
/p>
虎尾兰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0-30℃,越冬温度为10℃。
产地分布
/p>
原产于非洲西部和亚洲南部,分布非洲热带和印度。中国各地有栽培。
养殖方法
温度:温热植物,一般保持在―4℃之间,既不能达到35℃,也不能降至5℃。否则,不利于植物生长。
浇水:浇水要多次少浇。夏天气温高,要勤浇水。如果不及时浇水,植物的叶子就会变*。但是,为了不太湿,请记住干燥比较好。
施肥:一般在春秋两季施肥。春天每周增加1次氮素多的花肥,秋天增加1次磷多的花肥。这将促进植物的开花。
光照:不太喜欢光的植物。一般每天可以放在光下4个小时左右。但是,不能在背阴处长时间放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注意事项
春天修剪枝叶,使其繁茂生长。修剪得不好,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施肥应在春秋两季进行。
在养的过程中,减少灌溉,保持土壤微湿,降低土壤湿度,有助于防治叶斑病。发病期间,每隔5~7天连续喷洒~3次初期波尔多液和53.8%导管干性悬浊剂。喷洒时,必须迅速更换农药,使植株不产生耐药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