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能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的外头。
花窗,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相对北方门窗的高大厚实,江南这边的精美细腻,处处宣扬着主人的审美情趣。
园林里,漏空花窗是最生动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揽景入室,听风纳雨。
一团花影,一缕花香,都是一副如画风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种隐隐约约,欲漏先藏的手法,描绘园林窗的“藏景”法,最形象不过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把景,通过花窗,窗棱给框起来的手法
“临窗山色秀,绕郭水声喧”把园外的景,借到园内来,图中:拙*园最美花窗,就是借景北寺塔,营造出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为了使主景不单调,添些不起眼的小景在旁边烘托一下,或摆放一块湖石,或植一株花木。
“曾经窗外色斑斓,无限风情一水间”通过栅栏这类缝隙看景,叠在一起,欲漏先藏,小中窥大,引人入胜。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等著名诗句也都是因窗得景,通过窗户把外面的广大空间和优美景观都尽收眼底,使内外空间发生交流。
园中花窗、虚虚实实
漏而不尽、诱人探幽
窗雕图案也是丰富多彩,颇有讲究,园林中最出彩的,莫过于沧浪亭复廊上百余扇,不重样的漏窗;狮子林也有“琴棋书画”异形花窗;甚至还采用谐音与暗喻方式,如雕佛手、寿桃暗指“福禄寿全”;如在雕的花瓶里再雕上月季花图案则指“四季平安”;如瓶中插的是如意则是“四季如意”;如雕马和猴者,则谐“马上封侯”之音。
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心理,大量采用民间习用的吉祥图案,表现了士大夫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喜好。士大夫文人虽然竭力标举高雅脱俗,但他们毕竟生活于人间,有七情六欲,有生活企求和理想。所以,图案中有尽如人意的‘如意’,万德吉祥的‘卍’字,象征多子的‘石榴’,多福的‘佛手’,多寿的‘松鹤’,多禄的‘柏鹿’等。
点点滴滴,苏州园林总有等待我们发现的独特之美。
穿过花窗,打开了最美的时光。精致的格子,完美的构图,每一个角度,都可以剪一窗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