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即佛之形象。通俗来说指各种佛的雕像。
千百年来,佛像雕刻艺术千姿百态,工艺手法多样,都是融入了宗教情感的艺术创作。我们在欣赏佛像的造型艺术之美时,多数人可能并不了解佛像各个部位的名称。为此小编收集整理了一套佛像的装饰部位名称和图案详解:
一、背光
佛像背光是指佛教诸佛像背后的光圈式装饰图案,一般在佛和菩萨的头部和身后,背光包括头光和身光,又称为佛光、圆光等。
二、头光
佛像头部发出的类似于圆轮状的光焰,也称为顶圆光。其光焰是由眉间的白毫发出的,是佛的三十二相中的眉间白毫相的体现。常见的头光式样有圆形、宝珠形、火焰形等。
三、肉髻
梵名乌瑟腻沙,也称作肉髻相、髻、顶髻、佛顶。因骨肉隆起,其形如髻,故称肉髻,乃尊贵之相,是佛三十二相之一。肉髻相之成就,与业因有关。
四、螺发
指的是佛的发型。与磨光发式大致同时呈现的还有刻画发纹的发式,如束发形、水波纹形、涡卷形等等,除此之外还盛行最常见的螺发。
五、白毫
指佛像眉心的那一个小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法相,即第三十二相“眉间白毫相”。
六、化佛
指佛头顶上的尊小佛,是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之一。菩萨在因地修行时,常常把阿弥陀佛观想在头顶上,于是感应到阿弥陀佛化身常住其顶。
七、宝冠
指饰以宝物之冠。多指佛及其徒众所戴者。
八、项圈
佛脖子上的装饰物。
九、臂钏
佛手臂装饰物的一种。
十、手印
佛像的手势形状,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意义,又称“印相”。
这10个佛像部位的名称你知道几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