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农历腊月初一。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解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腊月指农历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为岁尾。
“腊者,接也”,寓新旧交替,旧典籍中,“腊”与“猎”字意相同。《风俗通》记道:“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替,狎猎大祭以报功也。”又载:“阴历十二月也,以是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古代,人们把岁终祭祀祖先,祭拜众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的祭奠仪式称为“腊”。到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全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
“腊者,逐疫迎春”。腊月民俗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
相信大家一定都唱过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那么,你知道它每一句的意思吗?
腊八粥,喝几天
腊月初八,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腊八粥。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俗称农历小年,也有地方称腊月二十四是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
二十五,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传说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下界查访时,会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二十六,去买肉
腊月二十六一到,就进入准备年夜饭的时刻了,人们会上街置办年货,杀猪割年肉,过去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二十七,宰只鸡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二十八,把面发
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五传统是不能动火的,因此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的食物,发面不容易坏,正月里人们一热便可入食。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八会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二十九,蒸馒头
蒸馒头的寓意是来年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有个好彩头。蒸出一些枣糕、佛手等形状,点上红点儿图个吉利。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三十,迎回灶君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吃顿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年夜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这一天是全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旧岁至此而除,人们共同守岁企盼新年的来到。欢声笑语迎辞旧岁,鞭炮声声迎新春。
腊月即为年终,又逢寒天冻地,心境自是大不如前。每当望向窗外,过早暗下去的天色总能勾起感慨兴叹。考试周临近,学业的压力也仿佛呼啸的北风。寒风固然凛冽,可那梅花始终会开。当实在撑不住的时候,请你想想身边的人,用心体会每一天简单的幸福,享受腊月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
最后,祝愿所有同学都可以开心度过本学期最后几周,圆满结束这一学期。
图片来源:搜狐网,堆糖网,新浪网
文案:李佳蔷李佳薇
排版:李佳蔷
原标题:《腊月
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