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塘县塘边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紧紧绕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生态畜牧业四大产业,重点实施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单一或套种产业,打好了巩固产业牌,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
在塘边镇双河村,用竹竿搭建好的框架下,一根根佛手瓜嫩苗缠绕在柱子上,四五个群众正忙着管护着嫩苗。
“今年我们村以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亩的土地,用来发展种植佛手瓜,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双河村主任杨元志说道。
双河村百亩佛手瓜种植基地
据了解,佛手瓜亩产值约元,每亩可实现纯利润元左右。佛手瓜尖亩产公斤左右,亩产值1.75万元,每亩可实现毛收入1.2万元左右。和以往农民种植玉米的每亩纯收入只有约元相比,种佛手瓜的效益不言而喻。而且,佛手瓜采收周期长,这就为地方群众提供了大量务工岗位。
以前在外务工的群众印国仙,现在看到家门口就能赚钱以后,便没有出去了,“在家门口干活一天也有块的收入,比到外面打工强多了。”
同时,双河村为保障佛手瓜的产销问题,采取跟惠水县宏鑫鑫种养合作社签订产量协议和保底收购协议,将农业生产的风险降低。
“我们和他们签订协议,每亩的产量要达到一个量,当成熟后他们按照市场价格给我们收购。”杨元志自信地说。除此之外,佛手瓜项目还利益联结了27户97人,巩固群众增收。
在新街村菊花种植基,土地被黑色塑料墨分成了条纹状,一株株菊花苗冒出了头,群众正忙着对进行管护。
新街村菊花种植基地
新街村发展菊花种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以来只是单一的种植金丝皇菊,在今年为了优化菊花产业解构,公司已经做出了产业调整。
“今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从单一的金丝皇菊变成多品种的七月菊、北京菊、贡菊等多品种,这样不仅满足多元化市场,还能通过采收时间的不同,让我们的菊花烘干设备得到最大化利用。”基地负责人尤永德笑着说道。
菊花产业的调整,夯实产业发展,也稳固了群众的增收,在基地务工的周成祥深有感触,“现在我在这里干活一天有元,如果企业走了我就挣不到这元,企业干得越好,我们日子就过得越好,希望他们越做越好,带我们过好日子。”
塘边镇产业带
立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调整,以更合理的产业规划让,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保障群众增收。塘边镇现已实现精品水果(含百香果)种植达亩,其中精品李子在原有亩的基础上新增种植亩,百香果新建及改建共计0亩,柑橘种植亩以上,并对原种植好的精品水果进行全面管护。中药材种植3余亩,其中往年存量亩,新增亩。家禽养殖65羽、肉牛养殖当前牛存栏头、黑山羊养殖只、蜜蜂养殖箱。
在“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期间,塘边镇下一步将大力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实施,通过引进公司和扶持合作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民培训力度,营造良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氛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广大群众增收脱贫致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肖布奎陈庆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