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日子越难,生意越好打败沃尔玛的百年老店
TUhjnbcbe - 2024/9/14 0:36:00

“顾客第一次来ALDI是为了价格,他们回来是因为质量。”

—JasonHart(ALDI美国CEO)

“人们的日子越难,我们的生意越好。”

—ALDI

继去年的仓储会员店风潮之后,折扣店也成为目前零售业的热门话题。

本土零售商如人人乐在年8月推出的会员折扣店、家家悦于去年10月在山东开出首家折扣店、盒马则于去年10月在上海开出首家生鲜奥莱店,主打售卖折扣生鲜商品和冷冻品,且迅速开展扩张中。

与此同时,硬折扣店鼻祖、百年德国超市巨头ALDI(奥乐齐)于年在全球疫情一片关店潮中爆发式成长,不仅在美国持续拓店,更是在英国市场创下高达亿英镑的年销售额最高记录,同比增长10.2%,在德勤咨询公布的《全球零售力量》报告中稳居前十。

改变了零售生态的“硬折扣”模式是如何诞生的?极致的低价意味着牺牲质量吗?如何让消费者觉得在折扣店购物有面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在ALDI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01.百年传奇:从街角小店到跨国巨鳄

一个多世纪以前,在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埃森市,一对德国夫妻为了维持生计、抚养两个儿子,开了一家面积只有35平米的食品杂货铺。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就是ALDI的前身,而店主的两个儿子,则是后来Aldi的创始人——Albrecht兄弟。

一百多年后,ALDI成为世界排名第八的零售巨头,年销售额高达亿美元,在全球19个国家拥有12,多家门店,让竞争对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主战场德国,Aldi的存在让横扫欧洲各国的家乐福望而生畏,让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折戟沉沙、黯然退场。年7月,沃尔玛发表声明,出售其在德国的所有门店,退出德国市场,与此同时,Aldi却将美国发展成了自己的第二大市场,登顶美国消费者最爱的零售商榜单。

Aldi进入英国市场后,用30年的时间成为了英国第五大零售商,给Tesco、Sainsbury、Morrison等本土巨头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其不断关闭门店、调整策略,引发了整个英国零售行业削减成本、降低利润的连锁反应。在澳大利亚、法国、爱尔兰等地,Aldi也强势侵蚀着本土零售商的份额。

从街角小店到跨国巨鳄、从家庭作坊到万店连锁,Aldi为何能如此成功?

02.什么是“硬折扣”?

Aldi所向披靡的关键,就隐藏在它的名字里。

Aldi的全称为AlbrechtDiscount,Albrecht是创始人的姓,Discount意味折扣,连起来就是Albrecht折扣店。

Albrecht兄弟从父母手上继承这家杂货店的时候,小店生意惨淡、难以为继。为了挣扎求生,兄弟两人进行了一番调研。他们发现,竞争对手通过发放折扣券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原来当时二战刚刚结束,经济低迷,人们普遍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人人都想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到生活必需品,“低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Albrecht兄弟在商店门口贴出通告,宣布所有商品从此以“全市最低价”进行售卖。他们在通告承诺,顾客如果发现店内的商品价格并非全市最低,不仅可以要回差价,还能获得额外奖励。

“全市最低价”的策略实施之后,消费者成倍增长,原本无人问津的超市迅速变得门庭若市。而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硬折扣”业态,也成为零售行业的典型商业模式之一。

“硬折扣”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严格控制商品数量、实现精简高效的运营,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

你可能会好奇,Aldi的商品到底有多便宜?

03.自有品牌:价格杀手的秘密武器

据调查显示,ALDI的商品价格比一般全国性品牌或其他超市便宜15%-30%之多。

CNN曾挑选了包括鸡蛋、牛奶、沙拉酱在内的40个常规商品,对于开在同一条街道两侧的沃尔玛和ALDI的价格进行了长达46个月的追踪比较。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这家ALDI比沃尔玛便宜18%-24%,其间ALDI的价格波动不大,沃尔玛却在压力下逐渐下调了自己的价格。

TheGrocer年在英国的最新调研显示,33种日常杂货中,ALDI比四大超市平均便宜了9.88英镑(19%),而与高端超市Waitrose相比,更是便宜了26.91英镑(52%)。

能做到如此有竞争力的价格,ALDI销售占比高达90%的自有品牌功不可没。

ALDI的自有品牌采取的主要是“模仿策略”,他们模仿每个品类中最出色的全国性品牌的单品,以相同的品质、但低得多的价格来俘获消费者。

以巧克力豆为例,g的MM巧克力豆售价为1.5英镑,而ALDI的自有品牌ChocUms巧克力豆每包g,售价仅为0.79英镑,比MM便宜了近60%。一位MM的忠实消费者尝过ChocUms后激动地表示:“我打开袋子,尝到了一模一样的味道,竟然只花了0.79英镑,我知道以后会买哪个了!”

今年2月中旬,ALDI推出了三款平价香水,香型效仿了全球著名香氛品牌祖·马珑在当地的3款明星产品:没药与零陵香、牡丹与胭红麂绒以及乌木与佛手柑。这三款产品售价仅为£6.99/ml,比原版便宜了,将近95%。

尽管价格极具竞争力,但ALDI的产品质量却从不妥协,75%的美国消费者认为,ALDI的质量媲美甚至超过全国性品牌。ALDI推出的芝士通心粉配意式培根、圣诞倒数日历、奶油利口酒、红丝绒蛋糕烈酒等,也都因创新口味和高性价比而广受好评。

不过,自有品牌作为零售商差异化的核心战略,在欧美零售市场已经是基本配置,同样是做自有品牌,为什么ALDI就更有价格优势?

04.省去一切不必要环节

作为一家硬折扣店,ALDI与别的零售商店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是简单朴素的门店设计。

ALDI的小型商店不到㎡,最大的门店也只有沃尔玛的1/2。货架朴实无华,商品陈列在托盘或硬纸板箱里。

没有精致的陈列架、抓人眼球的促销道具、大幅的商品广告,只张贴了一些海报,简单直接地传达低价、高价值的主张。零售专家们如此评价,“当你离开这家店时,Aldi希望你认为自己没有为它的装潢付出任何代价。”

其次,是极致精简的选品。

传统超市约提供1.5-4万件商品,沃尔玛甚至超过10万件,进入普通卖场的消费者,常常会迷失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被几十种饼干、上百种清洁剂和纷繁复杂的折扣信息搞得无所适从。

而在ALDI购物,消费者却可以迅速完成购买决策,实现“快进快出”。这是因为ALDI放弃了品项的丰富度,只在每个品类中精选出最符合“低价高质”理念的1-2种单品,平均每家门店的单品数只有1,个,仅为竞争对手们的1/10。

精简的选品让ALDI能专注于提升每支产品的销量,从而通过更大的采购量获取更优惠的价格。由于采购量大且稳定,ALDI与供货商的合约大多一签就是十年。

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一方面巩固了采购优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ALDI与供应商建立更长远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共同优化成本:与规模较小的供应商讨论原料成本,与中等供应商协商包装成本,与大型供应商规划供应链改造,与本地供应商合作降低物流成本。

然后,以极具巧思的设计,减少运营成本。

供应商为ALDI的产品定制的专用外箱,集产品外箱、陈列工具、助销工具为一体,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在运输中,它能保护产品;到了门店中,它又成了简化上架的陈列工具:店员不用先拆开包装,再将产品一支支放上货架,而是沿裁切线撕开上盖,直接整箱上架,节省了大量上架、理货、补货的时间;陈列箱上印上产品卖点和品牌信息,又节省了货架插条、跳跳卡等信息沟通的费用。

ALDI的产品包装也颇有心机。它的条码更大,数量也更多。巧克力上有3个条码、胡萝卜上有2个条码、厕纸上则有4个。这种设计能帮助店员在结账时迅速完成扫描,节省人力和时间。

为了节省人力,ALDI还将打包、归还购物车等工作交给消费者完成。ALDI的购物车需要投币才能启动,成功归还后才能退还押金。当每个环节都被精简到极致后,每家门店需要的员工数量也就少了。ALDI每个员工都身兼多职,平米的门店往往只需要配备5-6名员工。

虽然在购物环境和服务上无法得到优待,但每个消费者都能在ALDI直观地体会到“省钱”的快乐,因此对它流连忘返。

05.成为“精明消费者”的首选

提到折扣店,人们可能首先会联想到“贫穷”、“低廉”、“凑合”等不太体面的词汇,这会导致人们羞于提及自己在折扣店购物这件事。

ALDI另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就在于通过巧妙的沟通策略,摆脱了“折扣店”的原罪,成功塑造了自己“低价而不低廉”的形象,同时获得了穷人和富人的喜爱。在上个月的消费者调研中,ALDI甚至击败了英国具有“皇家供应商”之称的高端超市Waitrose,被评选为英国最佳烈酒购买超市之一。

进入英国市场时,ALDI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战役“SwitchSave”(“转而省钱”)。在这场营销活动中,ALDI特意选取了一个住在郊区别墅的中产阶级家庭Evans夫妇的例子,拍成了广告片进行传播。广告中,Evans夫妇通过在ALDI购物,一个月就节省了足足英镑。利用这笔省下的钱,他们给儿子添置了一个秋千。

ALDI并未刻意强调某个产品有多么惊人的低价,而是塑造了一系列通过巧妙的选择,节省了不必要开支,从而全面提升了生活品质的精明的消费者的形象,将“折扣”、“省钱”、”精明”与“会生活”建立了联系。在英国市场,ALDI的一次性纸尿裤成为广受妈妈们喜爱的产品之一,销量仅次于第一品牌帮宝适。

为了增加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ALDI还自创了一个可爱的卡通IP“胡萝卜凯文”,围绕凯文讲述一系列暖心的故事。年,ALDI发布的圣诞节广告故事也延续了这个温情路线。故事片中,胡萝卜凯文安慰难过的香蕉先生,带他体验圣诞节,重拾对生活的热情。ALDI用这个故事鼓励因疫情而沮丧的人们振奋精神,享受当下。

凯度指数的年度消费者调研显示,这支圣诞广告被认为是年最有效的广告,帮助ALDI吸引了50多万新顾客,也成为英国唯一一家在此圣诞季销售额获得正增长的大型零售商。

ALDI清醒地意识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折扣店背后的消费群体在不断发生变化。

过去的折扣店消费者是挣扎在贫困线上,勉强维持温饱的低收入群体,他们因生活所迫只追求低价,无力顾及其他。而今天折扣店所面对的消费群体更为多元和理性,这些“精明的消费者”来自不同阶层,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以产品的“价值”为衡量标准,对价格的计较背后其实是对“超值”的追求。

如何更精准地触达“精明的消费者”,传递“超值”的信息,才是折扣店持久发展的核心驱动。

参考资料:

1.联商网:廉价高效的Aldi如何颠覆美国超级市场?

2.喜汤:阿尔迪超市效应:改变全英国购物方式

3.进击的克隆品牌,看Aldi如何模仿大品牌

4.财经综合报道,沃尔玛兵败德国阿尔迪为何在美国市场咄咄逼人

5.德勤《零售力量与趋势展望》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子越难,生意越好打败沃尔玛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