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镇江博物馆,典藏古代珍品银器精美文物,
TUhjnbcbe - 2024/9/15 4:22: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银鎏金鱼纹小盒,唐代。镇江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此器呈海棠形,顶部锤刻有四条鱼,鱼体上金光闪闪的鱼鳞,配以辐射纹,交相辉印,灿烂夺目,精湛的加工技艺令人赞叹。腹部上下的菱形纹,更是锦上添花。唐代器物多以花鸟、人物、鱼虫等为装饰纹,使器物显得生动活泼,更具生活性,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卓越的创造才能。

银鎏金“寿比蟠桃”杯,宋代。镇江博物馆藏。年出土于江苏溧阳平桥乡小平桥村。此器造型别致,制作精美。盏呈带枝叶的半桃形。口沿内錾刻一周卷草纹带,底部模压篆书“寿比蟠桃”四字。枝叶形态逼真,枝干断面上还錾刻出多圈年轮,以示桃的古老,既可用为把手端持,又可作银盏装饰,设计极为巧妙。纹饰、枝叶及题铭处均鎏金。外口沿处砸印“李四郎冖”款识。

花口银碟,唐代。镇江博物馆藏。年元旦江苏省镇江市丁卯桥银器窖藏出土。同出土6件,形制相同。敞口,五出莲瓣形,平底,圈足。光素吴文。圈足内皆刻“力士”二字。

银鎏金凸花瑞果图盘,宋代。镇江博物馆藏。年出土于江苏溧阳平桥乡小平桥村宋代银器窖藏。沿面錾刻一周三角形条带纹。盘心锤鍱凸花瑞果图,有佛手、香橼、荔枝及枝叶点缀其中,蕴含多福、多子、吉利寓意,寄托富庶、昌盛、长寿的美好愿望。此盘构图别致,工艺精巧,凡纹饰处皆鎏金,纹饰富丽,表现了宋代金银器制作的精湛技艺。

计重银铤,唐代。镇江博物馆藏。于年出土于镇江丹徒丁卯桥,共出土20件。正面有“重伍拾壹两”的字样,其重量为克,平均每两重量为40.3克。自唐以来,银铤作为古代的流通货币,被国家储备、民间窖藏,甚至作为上贡、进奉的礼品,大多錾有铭文、标记。到了宋代,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渐次演变为国家和地方税收特种货币,民间持为税收的—种交纳“凭据”。由此,它衍生出一种专用的南宋“出门税”银铤。

涂金瓜形银盖,唐代。年元旦江苏省镇江市丁卯桥银器窖藏出土。同出土4件,形制、纹饰相同。半球形,瓜蔓形纽,盖面散点饰折枝花四朵。刻花处皆鎏金。内口沿皆錾刻“力士”二字。(图片版权均属镇江博物馆所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镇江博物馆,典藏古代珍品银器精美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