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婺城。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婺城之美,在人文风貌里,在山川风物间。金秋时节,在婺城广阔的田野里,稻菽丰稔,瓜果飘香,农民喜笑颜开,呈现出一幅物阜民丰、欣欣向荣、多姿多彩的壮美画卷。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近年来,婺城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以“花满婺城”为载体,因地制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提高全区农业农村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为婺城都市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谱写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金色稻浪美如画
金风摇曳遍地黄,一缕清风稻花香。在蒋堂镇前源村寺前自然村,种粮大户盛桂有的家庭农场里稻浪滚滚闪金光,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的到来。
“双抢时节,我们精选了抽穗早、灌浆长、口感好的晚稻品种,眼下长势正盛,预计月底就可全部收割。”盛桂有的家庭农场粮食作物面积占亩,是全镇面积最大的基地之一。面临农资、工资、田租逐年上涨趋势,他通过品牌创建、机器换人、品种改良、稻蔬轮作、稻鸭共生等手段不断尝试提高种粮效益,成效显著。
如今,老盛家的米身价不菲,连稻谷都卖出了稻米价。“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他说。别看价格卖得高,销路还不愁,仅每年稳定的多个家庭客户都还不够卖。
如玉百合沁心脾
连日来,在塔石乡银岭高山百合基地,葱葱郁郁的百合长势喜人,10余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百合采挖、剥皮、装车……现场一片繁忙。
“这段时间,食用百合进入成熟期,经过专业技术人员测产,今年亩产预计超过斤,每亩预产值可达4万元。”高山百合基地负责人吴健介绍,年7月,银岭村引入了“闻香踏水”乡创项目,经过前期的土地流转、良种培育、开荒试种,目前已成功培育了百余亩的食用百合、百合鲜切花和芍药,上海、杭州等地的食用百合订单纷至沓来,产量供不应求,项目收益初见成效。
如今,塔石乡已有张村、余仓、文岩、石塘共7家农户加入食用百合试种,带动周边村庄40余村民就近就业。
吉祥佛手香满园
在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内,一方占地余亩的浙江金手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佛手种植基地里,空气中氤氲着沁人心脾的佛手芬芳。一株株佛手树郁郁葱葱,枝头垂挂着碧绿透黄、长势喜人、千姿百态的佛手果,呈现出一幅绮丽的仙品奇卉画卷。
“这批佛手经过精心培育,已进入果香的最佳期,将于11月步入收获季。”佛手基地管理人员介绍,基地主要通过对棚内温湿度、肥料、土壤酸碱度的精细管控实现标准化管理,同时通过嫁接改良品种,确保佛手绿色生态安全。经过十多年的摸索,该基地佛手栽培技术已趋成熟,丰收的场景一年更胜一年。
为了让传统佛手产业焕发新生,去年起,金手宝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在保留佛手天然活性成分和营养元素的基础上,对果汁等原有产品进行升级改良,同时成功开发出包括佛手香茶、蜜炼、香酥、红曲香醋等副食品,以及精油、面膜、乳液、纯露、淋浴露等系列产品,成为国内目前佛手产品系列开发最全的企业,为金华佛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态猕猴桃盈满枝
秋色斑斓秋韵浓。塔石乡东店村村庄入口处,冠蓝蔬果专业合作社的猕猴桃基地绿意盎然,30余亩猕猴桃到了收获季节。“我种植的是软枣猕猴桃,不用剥皮就可直接食用。”负责人赖万忠向记者介绍,这种猕猴桃具有丰富营养、高抗氧化作用和特殊口味,深受消费者青睐,每斤可以卖到25至30元。由于合作社主推采摘游,所以基本上每年的猕猴桃都会被游客带走,销路根本不用愁。
丰收的喜悦让赖万忠信心十足,“明年,是这片软枣猕猴桃进入丰产的第五年,产量还会再增加。除了种植猕猴桃,猕猴桃酒等猕猴桃深加工产品也会增加,为合作社增收加码。”
与此同时,赖万忠还时常面对面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