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明
我的家乡宁乡沩山,人杰地灵,一点不假。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和时任中央内务部长谢觉哉,就出生在湖南宁乡沩山区沙田乡。谢老回家乡写的一首诗,我记忆犹新:“家乡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清水堪洗脚,门前大树好遮荫,六月冷冰冰……”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故乡情结。地灵就更值得欣赏:沩山区,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就像一个碗一样,周边山峦叠嶂,郁郁葱葱;山下小桥流水人家,稻浪随风飘荡的时候,笑弯了腰的稻谷黄灿灿。
特别值得人们点赞的是沩山密印寺离我家18公里。翻过沩山就到。密印寺是中国禅宗五派之一沩仰宗的祖庭。整座寺庙为全古式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虽历经磨难,但仍幸存,香客、游客常年奔涌相至。作为中国南方一大名寺古刹,密印寺不仅在中国佛教界有较大影响,而且在日本、东南亚地区也享有盛誉。
密印寺位于宁乡大沩山腰,依次建有山门、莲花广场、莲花池、钟楼、鼓楼、寒山殿、万佛殿、警策殿、禅堂、祖堂、藏经殿、斋堂、放生地等。寺内正殿供奉一万两千多尊大佛,千手千眼观世菩萨高耸后殿,颇具观赏价值。此外,还有油盐石、龙王井、狮子岸、祖塔、裴休墓等古迹,以及沩山十景之一的“白果含檀”,游览内容非常充实。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毛泽东曾在这里留宿,屋舍至今保持原样,成为人们竞相参观的首选。
我和夫人对密印寺怀有特殊的情感。年,夫人就在沩山中学教书。那时的沩山中学就在密印寺内。教室是简易的红砖瓦房,教材教具和课桌黑板还比较简朴。年我从新疆吐鲁番铁道兵部队回家探亲和接夫人和儿子到部队(夫人的随军手续已办好)。从我老家直田带着2岁多的儿子去沩山中学,探望儿子他妈。当时通往沩山中学的路是一条简易的沙石盘山公路。每天从巷子口通往沩山中学只有早上8点的一趟班车。带着儿子,提个米黄色的皮箱,抱着儿子坐在班车里,坐到沩山最高峰九折崙,往下一看,如同坐飞机往下看景观一样。
到了沩山中学,进门时,先经过密印寺里的万佛殿,当时万佛殿里有大大小小的金佛一万多尊。最大的佛手掌可睡一个人。当时的沩山中学就在万佛殿的左边。夫人的房间在学校厨房后边一间光线很暗又潮湿的房子,床铺上铺的是稻草篾席子。解放军和解放军的儿子光顾寒舍,增加了不少欢乐。解放军新人第一次来学校,自然引起了老师和学生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