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少参加省运会的小队员来说,能够在省运会上夺得奖牌拿到赛会吉祥物,是对自己努力训练的肯定亦是自己骄傲的荣誉。对奖牌和吉祥物的设计人员来说亦是如此,设计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反复推倒再设计,奖牌创意细节满满。
“省运会奖牌正面以舒展的双翼为外部基础造型,既与奖牌中心的省运会标志相呼应,又与金华市体育中心顶部造型相得益彰。背面将金华尖峰山、金华市体育中心等金华特色地标进行组合。”聊起省运会奖牌的设计,便打开了徐华颖教授的话匣子,当看到记者带来小队员带着奖牌的照片,徐教授眼神言语里充满对省运会的欣喜。最终呈现给大家的省运会奖牌,造型饱满且层次丰富,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本次省运会的奖牌是由浙师大美术学院徐华颖教授和郑军德教授领衔的团队制作,奖牌部分约有12位研究生参与。“研究生们会有很多创意和想法,他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发散思维。老师在这过程中会归拢提炼,把握大方向和要求,再交由他们去深化。”
为了更好地展现省运会的运动精神和城市文化,徐华颖老师前期带领团队成员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前期的话我们同学都有进行一个头脑风暴,对金华的一些文化、建筑、诗词等等都有进行过一些延展,然后从里面去提取出了比较合适的一些元素进行设计。导师也有带我们去进行实地的调研。”金禾惠是浙师大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一名研二学生,她主要负责奖牌正面的设计创意,其中奖牌正面金华体育中心的元素,她们前往金华体育馆实地采风,并和工作人员交流寻找思路。
奖牌虽然不大,但里面的细节满满,哪怕是奖牌与绶带的连接部分设计团队也下足功夫。浙师大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生徐振昂在后期设计中便负责这部分内容,“我们之前想的特别复杂,想要做个龙型双龙的感觉。后续设计过程中发现太复杂辨识度美感不够,所以我们经常是推倒再设计,在最终才确定将省运会奖牌的设计。”
徐教授分享说,在整个设计主题色彩主题概念从自然色彩、人文色彩维度进行色彩提取;自然色彩:提取仙山婺水自然之色,与绿水青山概念融合,赋予“婺山绿”一色人文色彩:借用“金婺争华,华光溢金”诗句,与标志主色调呼应,赋予“金婺华光”一色“浙运紫”:紫气东来之意;“万佛金”:佛光普照金婺大地;“八婺灰”:水墨金华,八婺遗韵。
我看注意到奖牌上的会徽特别的有趣。会徽叫“金色光华”,也是徐教授团队设计的。在设计上以“浙”首字母“Z”和汉字“金华”为创意原型,通过笔画变形和共用的手法,将金华古城墙、窗户造型和跑道元素完美融合,既体现金华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又展示体育强国“浙里先行”的拼搏精神和发挥示范窗口的浙江担当。
金华是中国佛手之乡,标志图形如两只佛手,寓意友谊握手、鼓掌拍手、接力递手,很好地呼应了本届省运会友谊与团结、公平与公正、互竞与共进的精神。两只交错的手还构成了一个取景框,期待本届省运会能留下一个个精彩的体育成绩记录、赛事风貌记录、地方形象记录,从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金华、认知浙江。
徐颖华教授介绍说,浙江省第十七届省运会会徽在颜色的选择上,她和她的团队选择以初升太阳的黄红渐变色为主色调,红色和黄色代表了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用黄色和红色象征初升的太阳和光芒,上下两部分色彩各成体系又交相呼应,呈现昂扬向上的运动精神。
定格运动瞬间,吉祥物更添朝气
来自江苏的设计师陈新泉参与了在省运会吉祥物设计征集活动,他以金华市花山茶花为原型设计的“华华”突出重围。“当时我在网上查资料,看到金华有万亩山茶花基地,它花型很大花期也长,而且深受大家喜爱,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为了让吉祥物更多元,陈新泉在吉祥物娃娃脸部融入婺剧戏曲元素,结合生态元素给娃娃穿上“绿水青山”肚兜儿、运动鞋。
前期创意设计陈新泉一气呵成,但在吉祥物动作设定上却犯了难,直到一次陪同女儿运动时才获得灵感。“我陪女儿去体育中心训练的时候,就在旁边画速写,当时我也是看到了操场上年龄都不大,十三四岁的小孩都在这边练跑步,抓住了运动的瞬间,然后才进行最后的创作。”又经过三四稿的调整,“华华”最后的动作“大步向前”才设计出来。
在二十余年的设计生涯中,因为对热爱游泳篮球运动的热爱,陈新泉参与运动会设计比较多,“除了金华省运会的吉祥物,另一个比较近的运动会吉祥物,是汕头亚青会的‘金凤娃’,也是我设计的。不过比较遗憾赛事取消了。”随着省运会的进行,陈新泉也希望自己设计的吉祥物能受到大家喜爱,并祝福浙江体育事业蒸蒸日上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