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北京大羿2022年春拍一御用乾嘉的
TUhjnbcbe - 2025/1/13 19:46:00

隆之世,文治武功显赫,大清基业稳定。乾皇帝学养深厚,文武技艺,样样精通,表现出文才横溢的创作力量,在他指导下的宫廷艺术,更展现出盛世帝王高尚的品味与格调,影响后世深远。本期小编将通过多件受乾嘉审美的拍品,带各位一览清朝的盛况。

乾隆皇帝以其大量的收藏以及丰富的文史知识为后盾,制作各式文物,他或下旨直接依实物或古器图谱仿制,或交予宫廷作坊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变化。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品鉴与制作,三者彼此连动,息息相关,成就了傲视古今的伟大典藏,影响后世深远。

北宋-金定窑白瓷印花螭龙纹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金定窑白瓷印花螭龙纹碟清乾隆《珍陶萃美》之九

他曾经亲自考订文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置清宫典藏,故有人把他看成是首席博物馆馆员,特别是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沈阳故宫及南京博物院中的传世藏品。

例如本场LOT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始见于汉代青铜器造型。清代官窑沿用此种器形烧造宫廷陈设用瓷,乾隆皇帝也对此品种极为重视、据《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帝就曾命太监高玉传旨将内府旧藏一批明代瓷器,交付景德镇御窑厂让唐英仿烧,其中就有“宣窑青花白地蒜头瓶”。

LOT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尺寸:25cm.high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页,图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年,页

乾帝命景德镇御窑烧造仿明瓷之器,此蒜头瓶虽无形、饰完全吻合之明初先例,永乐官瓷已可见类同折枝纹饰,多为六组或八组,尺寸相异,见《中国陶瓷全集》,卷12,上海,-年,图版12。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瓶通体以青花描绘,口肩分饰回纹、缠枝花卉、莲瓣及如意云头等五条纹饰带,腹部主体以“三多”为主题纹饰。永乐以后,折枝花果仍为官瓷常见纹饰,象征长寿多子,佛手柑与福字谐音而寓意“福”,以桃子多寿而谐意“寿”,以石榴多子而谐意“多男子”,称为“福寿三多”。福寿三多是瓷器装饰中的吉祥图案,典故源于《庄子·外篇·天地》:尧观于华封,华封人祝曰:“使圣人寿,使圣人福,使圣人多男子”,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颂祷。

Lot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局部图1)

清代御窑所造瓷瓶多为陈设器或花器,拍品蒜头瓶口敛,长颈微束,溜肩鼓腹,高圈足略外撇,造型挺拔俊美,适合插饰单枝花卉,或繁果枝条,正如同瓶身所绘折枝花果。纹饰以青花点染钩描,积料处色深浓艳,仿效早明青花瓷著名之铁斑效果。

Lot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局部图2)

查阅公私资料,同类乾隆青花蒜头瓶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录于《故宫藏瓷》,香港,年,图版5a、5b、5c;北京首都博物馆藏品,载于《中国陶瓷全集》,卷15:清(下),上海,年,编号8,以及南京博物院藏品,刊于《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年,页。香港苏富比年11月19日曾售出相类作例,编号,另一例售于纽约苏富比,年3月30日,编号。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南京博物院藏)

乾隆一朝纹饰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绘画工艺细致、层次清晰,内容多含福禄寿和太平盛世的寓意。还演化出多种连续性的规矩图案,画工严谨而细腻。尤其敬奉密宗黄教,不仅大量製作各式佛教法器,也将其绘于器物纹饰之中。

LOT清乾隆青花绶带八吉祥宝杵纹镗锣洗一对

尺寸:15.3cm.diam

记录:纽约苏富比,年3月22日,编号

LOT清乾隆青花绶带八吉祥宝杵纹镗锣洗一对(底部图1)

此对拍品整体青花发色明快,呈色稳定。洗心以青花绘结带十字宝杵纹,杵中心为圆形海浪,象征『智慧海』,外部环绕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吉祥』纹饰,外壁绘变形莲瓣纹。金刚杵为密教法器,象征摧灭烦恼、执念,为明清两代君主修习佛法的器物。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执念,八宝表示吉庆祥瑞,二者绘于文房用具之上,既表达了对藏传佛教的尊崇,又体现了宗教理念与文人精神的结合,实为既有内涵,又具品味的精品瓷器。

本次春拍(一)还征集到了一对乾隆青花缠枝莲纹高足盘,全器青花发色浓郁翠丽,纹饰华美精细。与常见的高足盘略有不同,其足为实心,而盘心所绘并蒂莲纹亦极其少见,成对传世,殊为难得。

LOT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高足盘一对(盘心图)

乾隆三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中记载:『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霁杵八宝高足五寸碟一件,传旨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时再将交出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即为此式碗之烧造记录。

LOT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高足盘一对

尺寸:16cm.diam

记录:北京拍卖会,年5月18日,编号

拍品器型别致,胎体坚实,釉如凝脂,盘内壁口沿处饰回纹一周,碗心绘荷花一朵和缠枝并蒂莲一组四朵,外壁口沿饰折枝花卉纹一周,下承缠枝莲纹及如意云头纹,足墙装饰蕉叶海浪纹。

综观清嘉庆朝制瓷技术,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题材,都以前期作品为蓝本。尤其是嘉庆早期,与乾隆朝作品基本一致,因此有“乾、嘉不分”的说法。

LOT清嘉庆粉彩百花不落地葫芦瓶

尺寸:32.5cm.high

款识:『大清嘉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记录:香港佳士得,年4月29日,编号

参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年,页,图

像百花不落地纹饰于御瓷上作为装饰纹样则始见于雍正朝,此后延烧,但仍以乾隆和嘉庆时期万花献瑞纹样最为繁密考究。据《乾隆内务府纪事》中记载,这种图案的器物为寻常赏花时所用,有“万花献瑞”之吉意。

LOT清嘉庆粉彩百花不落地葫芦瓶(局部图)

此类「万花献瑞」于清档中屡有记载,但大多为贡御瓷器,此类纹样烧造繁复费时,非不计成本,竭尽巧思只为取悦皇帝的贡御瓷器方可为之。万花献瑞纹样在构图上非常讲究主次与穿插,往往以牡丹为中心,各种花卉错落有致地分布,并以缠绕的枝叶作为巧妙的隔断,且在色彩平衡方面十分出色。这种没骨花卉画法为清宫御瓷绘饰之主流,更可印证御瓷纹样大多各有粉本,或可追溯至清代著名宫廷花鸟画家邹一桂仿宋人笔法创作的《百花图》卷,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合西洋画法,使纹样的繁缛华丽之风臻至极致。

LOT清嘉庆粉彩百花不落地葫芦瓶(底部图)

百花不露地者,一器之上所见颜色不下三十余种,彩料配製之多堪称众瓷之首,故绘画之前,彩瓷的所有颜料必须配备,种类繁多几近百种,均需一一调试,此项工作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最后,填绘洗染,必经画师数人之手,历十数日之功方可入窑。故一器告成,历时数月之久,耗资甚巨,绝非其它御瓷可比。如此繁复之至,必将注定百花不露地者烧造不多,其珍贵难得程度可见一斑。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乾隆粉彩百花不露地葫芦瓶,装饰工艺与拍品相同,可兹参照。

LOT清嘉庆御制青花海水九龙纹瓶

尺寸:30cm.high

来源:英国德比郡家族旧藏,购于年代

LOT清嘉庆御制青花海水九龙纹瓶与约翰·艾尔斯旧藏得纹样极为相似,乾隆一朝,政权稳固,景德镇的制瓷业也达到了顶峰。他命唐英监理窑务,并时常传谕,命出新样、画图、做模,亲加审定后,交付御窑厂烧造,使得雍乾两朝创造出了清代历史上最为精彩的清宫御瓷。

约翰·艾尔斯(JohnAyers),《鲍尔藏中国陶瓷》(《TheBaurCollection》)卷二,日内瓦,页96,图

而此件拍品造型高雅,线条柔美,其外壁通绘青花祥云九龙纹,九条威龙穿梭于祥云、火珠之间,神态生动,气势磅礴,显得威严庄重。九龙又暗合《易经》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九五之尊』之寓,颇显皇家威仪。

LOT清嘉庆御制青花海水九龙纹瓶(局部图1)

青花满绘祥云九龙纹,海水波涛汹涌,九龙形态各异,或正面威严,或腾空而起,或水中翻滚,气度非凡,于一瓶之祥云间腾跃的巨龙描绘得极为威武生动,体现了飞龙在天的皇家威仪,皇家气派十足。特别是本品尺寸适中,非大型陈设器,也非十余厘米的小瓶,而是近三十厘米,大小适中,是可以在皇帝万机之暇把玩品鉴之物。

LOT清嘉庆御制青花海水九龙纹瓶(局部图2)

整器布局疏密有致,繁而不乱,纹饰层次丰富,青花发色妍丽,釉色纯净幽雅,纹饰线条遒劲流畅,当为嘉庆宫廷陈设精品,可堪珍藏。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大羿2022年春拍一御用乾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