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的别称佛手柑、五指橘、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五指柑。
佛手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
佛手的生长习性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
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佛手的产地分布
佛手分布在我国的闽粤、川、江浙等省,在广东多种植在海拔~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佛手的价值应用
观赏价值: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佛手花朵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佛手不仅仅可以用来盆栽欣赏,还可以用来切果,装饰在花束当中,别有一番美丽。
药用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疏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
佛手柑精油。佛手的果皮可压榨精油,清新淡雅,类似橙和柠檬,略带花香,整合了果香与花香的丰富气味,是香水中最常使用的精油之一。
食用价值“佛手的果实营养丰富,可干燥后饮茶,也可鲜用,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果实外表面橙黄色、黄绿色或棕绿色,有皱纹有及油电。果肉浅黄白色,有维管束呈点状或线状存在。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芳香,果皮外部味辛微辣,内部味甘而后苦。
佛手的花语
佛手的花语是吉祥,幸运。
佛手深受中外人士青睐,尤其是浙江金华的赤松金佛手,因赤松乡是黄大仙得道成仙真源之地,因而赤松人民谓之“仙果”供奉黄大仙。当今,港、澳、台、新等地友人、客商来此旅游朝圣仙人,都视为珍品,带仙果馈赠亲友,以示吉祥、幸运。
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