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清末民初异形袖珍银墨盒
TUhjnbcbe - 2025/2/14 18:15:00

「本文来源:银川晚报」

袖珍墨盒。

墨盒是文房用具的一种,用来盛放墨汁,盒面所錾纹饰精美,图案涉及花鸟、人物、山水、诗文、博古等,内涵丰富,艺术性强,文人雅士视其为时尚之物,尤喜用之。然人们普遍使用的却是铜制墨盒,银制贵金属墨盒,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公子千金、贵族阶层文人墨客所携用。据考古发掘考证,我国至少在元末明初,便已使用墨盒,及至清末民初广为盛行。其作为文房雅器,可用可赏,丰富了精神内涵,无意之中也形成重墨盒、轻砚台之态。新中国成立前后,墨盒作为文房器具逐渐被淘汰。时至今日,已然变成古代文房雅器收藏佳品。其从流行到衰落,总共才一百多年历史,却在文房雅器篇章上,书写下人类精神文明灿烂的一页。

这件五件套袖珍银墨盒,五件套各为袖珍异形器,小巧玲珑,别出心裁。圆墨盒居中,盒面錾刻佛手果与蝉。但见一蝉美美栖落在散发清甜香气的金黄色佛手果上。蝉寓意一鸣惊人、生生不息,佛手果代表着有福之手、吉祥、祝福、福气等。圆墨盒四周,紧密围拢着四只分别錾梅兰竹菊图案的扇形墨盒。银墨盒,盒底各有一长0.7厘米、宽0.3厘米的“纹银”款。圆盒直径1.9厘米、重7.5克;梅盒重4.1克、兰盒重5克、竹盒重5克、菊盒重4.7克,五件套总重26.3克,各高约0.9厘米。似这类异形袖珍银墨盒,还有多件组合成套的其他器型,形制各异。

此五件套银墨盒,下盒内侧各焊一宽0.3厘米,高出下盒约0.2厘米的随形银片,以使上盒紧密盖合。墨盒刻工精湛、材质贵重,深具艺术性与文化内涵。

文图据《收藏快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末民初异形袖珍银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