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大家都吃过,以嫩瓜做菜,瓜肉脆嫩肥厚,可在炒时吃,咸菜丝等。佛手瓜较耐储藏,因其肉质细密,含水量适中,不易腐烂。有两个品种的佛手瓜,一个是绿皮的,一个是白皮的。青皮佛手瓜长势强,枝条多结果多,丰产瓜大而有刺,单瓜重可达1斤左右,而白皮佛手瓜生长势弱,蔓细短结的瓜少,瓜圆而小,无刺,但味道比青皮佛手瓜好。
这里,别看是蔬菜之乡,却很少有种佛手瓜的大棚,因为佛手瓜苗太大,一株可达30多平方米,一亩大棚栽不了多少棵,也就20多棵,头一年的产量也不是太高,每棵可产百斤左右,最主要的是价格不是太诱人,所以大家一般都是在屋前屋后种上几棵,零零散散地卖。然而,佛手瓜也有一个优点,如果能在冬季保鲜,防止地下根茎冻结,它可以连续采收3-5年,产量也会逐年增加。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佛手瓜割蔓再生。怎么才能做到?
第一,选择种植瓜类。
冬至霜降到来前,选几个瓜形周正、瓜皮由白变黄、已有细刺的熟佛手瓜,采摘后,将整个瓜或器具置于沙中,上部盖上沙子,再放到暖和的地方过冬,一定要保证冬瓜不坏种,做到防寒过冬。
为什么不在冬天留下种子?你们也许不知道,佛手瓜的种子与其他瓜不同,它的种子有坚硬的种皮作为保护,当瓜种出之后,它就不能发芽,所以才会把瓜肉放在一起,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播种。
佛手瓜很怕霜冻,所以要在本地种到晚霜,否则遇到初春的晚霜很容易冻坏芽。咱们这儿一般是四月中旬播种,把过冬的种瓜拿出来,放在湿沙里催芽。种一棵树时,先挖一个深约1.5米、深约1米的坑,将挖出的土同垃圾、草木灰、过磷酸钙、土杂肥等混合均匀,然后填入坑内,稳后再施人粪尿20-25公斤作基肥,即2-3锹粪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底肥?由于佛手瓜的生长期很长,四月播种后遭遇霜降遇霜而枯萎,而且其生长量大,结果多,所以要用足基肥。
在约10-20天后,佛手瓜才开始萌发,选择那些发芽良好的种瓜,将瓜芽朝上栽在穴位上,上面覆盖5-10厘米的细土,以掩埋不见的种瓜。
第三,割蔓再生。
这种蔬菜,既怕冷又怕热,遇霜时叶蔓就会枯死,因此在春天里新种植的佛手瓜,必须用草、秸秆或地膜覆盖,以防春寒冻死。在秋天霜冻来临前,可采用两种方法割蔓再生越冬。
方法一。
您可以在佛手瓜的根际培土,一般培厚5-10厘米,然后剪下留在地里的主茎2-3米长,并将其盘绕在地里,还可以用麦秆、玉米秸秆、稻草等保暖剂来保温越冬。等到天气寒冷或下雪的时候,再用薄薄的稻草覆盖在作物的茎秆上,使其四周耐土,以防止雪水侵袭根部,造成冻伤。等来年春天,气温回升,可以揭去遮盖物,把主蔓引到枝头,佛手瓜就会重新发芽,长枝,开花,结果。
方法二。
可将佛手瓜的地上部分与地面齐平,只留老根过冬,采取第一道防护措施,避免老根冻伤。在下一个春天揭去覆盖物,撤走培土。冬日里的佛手瓜,从根际长出许多新芽,每一株都能留下3-5个壮芽,其余的从基部抹去,再引蔓上架。
佛手瓜的日常管理非常简单,既可以搭架,也可以引藤攀登到枯树上,只要有空地,就能撑起藤。佛手瓜前期需肥量大,藤蔓上架后开始第一次追肥,每株追点腐熟人粪2-3锨,开花结果期追施1-2次化肥,如复合肥1-2两,为减轻高温天气下的热害,应适当浇水,必要时可在早晚叶面喷水,保持地面水分,降低地温。
若要搭架,一定要牢固,因为佛手瓜子的生长量大,枝繁叶茂,否则容易造成遇风破坏架体或压塌支架的危险。
第四,收集。
像佛手瓜这样的品种,可以一次收获3-5年,采收期可从7月下旬开始,直到霜降来临,其中8-9月份采瓜量最大,一般10天左右即可成熟期。然而,第一年的佛手瓜产量较低,一般每棵能采到斤瓜,通过修剪枝条,第二年的产量可以增加3-4倍,每株可达-斤,第三年最高可达-斤,高产者每株可达0斤,令人惊叹。随著佛手瓜根系的老化,其长势和产量逐渐下降,到第四至第五年,已经老化,产量不多,可以淘汰了。
因此,如果你有条件的话,可以栽上一棵,照我说的,保证不把根给冻住,可以让你一年吃不完,或许还能换两个钱儿,搞点肉来炒佛手瓜。
佛手瓜除了种瓜可繁殖外,还可分株繁殖,即利用冬老根抽芽、挖出带根的芽苗移栽,当年可结瓜。芽枝扦插也可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