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磅发展大潮涌临朐乡村振兴暨双招
TUhjnbcbe - 2025/2/26 18:13:00
公益中科 https://m.39.net/disease/a_6211035.html
                            

本文原标题:《发展大潮涌!临朐乡村振兴暨“双招双引”项目观摩点评第一天,6处镇街现场大pk!》

看发展变化,比干事创业,赛担当作为,拓境界格局

临朐县组织对乡村振兴暨“双招双引”项目进行观摩点评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7月22日至24日我县组织对全县各镇(街、园、区)乡村振兴暨“双招双引”项目进行观摩点评,实地检查评比各镇(街、园、区)乡村振兴、“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安排部署下步任务,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激情。

7月22日,临朐县对城关街道、五井镇、嵩山生态旅游区、寺头镇、九山镇、石家河生态经济区进行了现场观摩点评。县委书记杜建华,县委副书记、县长田元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晋成,县政协主席赵永娟,县委副书记张中华等县领导参加观摩点评。

城关街道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街道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华特磁电智能装备项目、鑫珂海洋生物医用辅料项目等大项目、好项目正加快建设。以云豪卫品、万达环保为依托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区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隆起带。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红叶小镇建设全面提速,李家庄村红色民俗旅游小吃街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综合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安置楼建设,让搬迁群众早日住上“暖心房”。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县城商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教育、环保、脱贫攻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五井镇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成果,提升乡村振兴整体水平,持续抓好大项目引进与建设、乡村旅游、社会事业三大工程,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与山东高速、三一重工合作优势,全力打造山东高速绿色产业园与三一绿建装配式制造产业园,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做好“四改三清四化”,全面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村内大街小巷,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以西部旅游环山路贯通为契机,抓好景区连点成面建设,投资万元开工隐士平安地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对户老旧民居和17处古院落进行整修提升,打造高标准特色民宿,让千年古村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打开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嵩山生态旅游区以“露营小镇花果嵩山”为目标,按照“完成基本、守住底线、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锐意进取,苦干实干,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以“一廊一心五大项目”为抓手,完成嵩山1号大道山水生态廊道建设,围绕打造嵩山核心服务区,完成镇区搬迁改造任务。加快推进潍坊抽水蓄能电站、黄谷旅游综合体、和和度假村、揽月岛旅游度假区、鲁中冷储交易市场五大项目建设,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居住服务、抽水蓄能、环湖田园三大板块建设。立足特色农业发展优势,突出发展蜜桃、猕猴桃、佛手瓜产业,进一步打响嵩山农产品品牌。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石河防洪治理工程,实现“河通、洁净、乱终”目标。完成国务院扶贫办对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西部环山路的验收工作。

寺头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乡村振兴、双招双引为核心,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大项目建设、灾后重建、人居环境整治、民本民生和社区大党建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以山楂、红香椿、中草药“三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延伸整合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建立项目在谈、签约、开工、投产跟踪管理机制。指导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更新设备、改良工艺、更新产品,助推护栏加工产业、传统矿山开采转型升级。加快灾后重建,共建美丽新寺头。抓实民本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拥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生态优美城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森林镇”等荣誉称号。

九山镇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组织实施“一三六十”工作思路,坚持以乡村振兴统领全镇各项工作,以山为屏,以河为廊,串联薰衣草特色小镇、万亩国家有机板栗示范基地、黑松林-神牛谷森林公园、淌水崖水库党性教育基地四大板块,规划建设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打造“三区一带”示范区,实现各村互相带动、融合互补,打造全省、全市乡村振兴示范高地。立足九山青山绿水、一方净土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中草药等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三转三化,打造生态有机、集约高效的绿色振兴示范区。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薰衣草特色小镇入选全市十大乡村振兴项目,五彩九山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石家河生态经济区以“工作落实年”活动为抓手,突出“双招双引、全域旅游、特色产业、灾后重建、城镇建设、乡村振兴”六大重点,努力建设美丽家园。培优培强特色产业,新建鲜食枣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全区果品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鹿鸣田园综合体建设,拓宽改造镇区道路,启动教育园区和卫生院建设,全面打造康养小镇。高标准完成水毁道路、桥梁的修复重建及水库除险加固。引进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林果博士,提升全区果品科学管理水平。深入抓好脱贫攻坚,对省定贫困村,脱贫继续享受政策户、人口开展多轮集中“会诊”,建立问题台账,逐一销号整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稳步推进红韵瑞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今年已接待80多批余人次接受党性教育。

城关街道

华特磁电智能装备项目

该项目投资3.1亿元,用地80亩,主要建设4.73万平米的智能生产车间和国家级实验室,新购置数控龙门车床和铣床、数控激光切割机、机器人自动焊接等生产设备和智能传感选矿、超导磁选机等实验用设备共台套,形成年产台套智能选矿装备的能力。

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年11月完成智能选矿装备生产车间的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利税2.5亿元。

云豪卫品电商示范基地

年,山东云豪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进军电商领域。目前,已与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多家知名电商品牌进行合作,拥有日访客量过万的线上店铺13家。“开门红”品牌在拼多多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淘宝店铺行业排名第四、天猫店铺行业排名第六。年,公司被评为“潍坊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为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电商发展,云豪卫品新建平米的2号车间,新上成人拉拉裤和纸尿裤生产设备,并配备标准化物流仓储中心。同时,医院和养老院等疗养机构洽谈合作,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为公司持续发展搭建平台。

民俗旅游小吃街

李家庄村红色民俗旅游小吃街位于李家庄幸福公寓北侧,总投资万元,一期项目改建李家庄村14户村民和集体共70余间民房,建设包括石磨面粉厂、油坊,羊肉汤、面条、水饺、油条、黄酒、米醋、油饼、蒸包等各种特色小吃作坊,奇石市场,牌坊、喷泉、假山、舞台等项目,该项目于年3月开始动工建设,9月份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项目计划改造民宅户,利用李家庄村所独有的60年代学雷锋、学毛主席著作的红色历史资源,开展包括红色民俗旅游、特色小吃、全省广场舞大赛等,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好,预计年营业额过亿元。

红叶小镇

红叶小镇位于临朐县城西部,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总投资37亿元。小镇以石门坊景区为依托,立足产业特色和生态禀赋,按照“一轴两带多组团”的空间布局,以中央水系景观为主轴线,利用山、水、沟、台、林等特色资源,主要建设樱花谷、雕塑文化艺术园、凤凰古街、谷底公园等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宜景的中央景观轴;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由中央生态景观轴南北两翼孟家庄、大谭马、凤凰、贺家庄4个村落为开发单元,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突出产城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特色民俗、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健康养老、文体健身等六大特色产业,打造宜居宜业特色产业带。同时,配套建设大型广场、金钟书院、综合商业、创智园区、生活服务、花海梯田等功能组团,统筹引领周边区域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红谷慢城、田园小镇,为临朐西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年,小镇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已完成投资2.5亿元,流转土地亩。建成景观道路9公里、环山路12公里,3条镇域道路正在施工,五纵九横的路网体系已初步形成。跌水瀑布群、樱花潭、樱花湖等水系景观工程已建成。樱花谷、雕塑园等核心景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其中,19.95米高的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壁刻已完成,19.99米高的“寿”字壁刻正在施工;樱花谷景观大门、大福广场、古城墙、楼阁长廊等硬件配套加快推进;栽种樱花、凌霄、银杏、金钟梅、杜鹃,油菜花等花卉植被余万株,覆盖面积5平方公里,玉兰园、丁香园等十大生态功能园区已初具规模。

五井镇

高铁装备产业园

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占地0亩,一期占地亩,分为山东高速绿色产业园与三一绿建装配式制造产业园两大板块。为加快推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工作中实行保姆式服务,强化与山东高速、三一集团对接力度,对项目土地调整、手续办理、施工等问题,积极协调,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存板区建设、龙门吊安装、平方米指挥部办公楼,搅拌站已完成。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即将建设,12月底可建成投产。

下五井东村

下五井东村投资万元启动“四大工程”,即,天然气改造工程、户户通工程、水网改造工程、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成为全县第一个户户接入天然气的村庄。

隐士村

近年来,隐士村围绕柿子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由原先的省定贫困村变成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了脱贫致富,被评为省级传统古村落、省级森林村居、山东省美丽村居,第九届全国柿文化旅游节在此举办。投资万元,建设隐士平安地村鲁中民居项目,利用17处百年古院落,打造高标准特色民宿,全面打造美丽村居齐鲁样板。目前,回椿园、尹家大院等一期项目已完成。

隐士村灾后重建工程,投资万元,重修进村道路5.1公里,修复生产路30公里,新建桥梁5座,修复柿子棚13处、房屋37间。完成河道治理7公里,浆砌石河坝1.6万立方,于今年6月全部完成灾后设施修复重建工作。

嵩山生态旅游区

嵩山1号大道“天虹路”

嵩山1号大道,全长66公里,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主要由环山路段“天虹路”和顺河路段“玉带路”两部分组成。其中,“天虹路”全长57公里,主路长33公里,宽5米;支路长24公里,宽4米。该路于年6月顺利通过国务院扶贫办验收,全国扶贫现场会进行了专题观摩。道路将沿线7个中心村、11个原建制村贯通,辐射群众1.3万人,为产业发展、脱贫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项目沿线土地流转价格由每亩元提高到元,蜜桃、佛手瓜、猕猴桃等果蔬发展到6万余亩,培育起了淹子岭、北黄谷、崔木等旅游特色村3个,区内7个贫困村已全部“摘帽”,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嵩山“1号大道”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已成为全区整合资源的纽带,串联起了总投资81.18亿元的潍坊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1.2亿元的揽月岛旅游度假区、总投资1亿元的黄谷旅游综合体、总投资万元的龙潭湖露营公园、总投资1.7亿元的和和旅游度假村等旅游项目,与嵩山特色农业一道,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产业带,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道、生态大道、富民大道。

镇区开发建设

近年来,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色小镇,按照西限、东进、南延、北伸的工作思路,以项目为抓手,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加快推进居住服务、抽水蓄能、环湖田园三大板块建设,镇区面貌逐年提升。

一是以镇区功能服务圈为半径,打造居住服务板块。围绕打造嵩山的核心服务区,全面完成镇区搬迁改造任务,累计投资1.6亿元建成了暖水河村安置楼、商业街一二期、镇区“两纵三横”道路、嵩山小学、镇区管网入地、绿化亮化等项目,镇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今年,投资万元的湖光假日公馆已经建成。嵩山桃花源住宅区规划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路网延伸工程;嵩山大集市场扩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暖水河安置楼二期、商业街三期工程即将动工建设。

二是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龙头,打造抽水蓄能板块。抽水蓄能电站是嵩山旅游小镇的未来和希望,总投资81.18亿元,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和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按70%、30%的比例共同出资,潍坊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装机容量万千瓦,建设工期72个月,建成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利税1.2亿元。年1月8日,国网公司宣布开工建设。目前,征地范围内的坟墓清理搬迁、地面附属物清点、公示答疑等工作已经结束,地面清障工作即将全面完成。年内启动进山大桥、环山路建设和投资1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办公区域建设。

三是以龙潭湖露营公园为中心,打造环湖田园板块。龙潭湖是嵩山旅游小镇的灵魂。目前,龙潭湖露营公园项目一期建成帐篷营位40个,房车营位10个,水上浮桥、水上高尔夫项目已全部建成。下一步,将开工建设桃花岛医养结合和不夜河谷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依托沿湖产业优势,加快龙潭花海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环湖美丽乡村集中片区。

石河嵩山段防洪治理工程

石河嵩山段防洪治理工程,起点为嵩山水库溢洪道出口,终点位于嵩山五井河道交界处,全长6.2公里,总投资万元,主要包括河道清淤31万立方米、河道护岸4.3公里、边坡防护米、新建生产桥5座。同时,拆除19户间鱼池、51间看护房、7个塑料大棚。通过综合治理,真正实现了“河通、洁净、乱终”的目标。

下一步,按照既定规划,建设安防工程,搞好绿化亮化,配套休憩驿站,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真正将石河打造成“生态之河、景观之河、文化之河”。

寺头镇

寺头镇农业产业

近年来,寺头镇坚持以产业振兴为重点,突出抓好石河生态观光带和山楂、红香椿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草药高效农业示范园“一带三园”建设。

铸造品牌,扩大影响力。投资万元修建25公里富民大道,投资万元建成病虫害预警系统,安装盏智能捕虫器,争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寺头山楂”获国家地理标志。今年5月,依托山楂、红香椿特色产业,创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争取扶持资金万元;6月,争创省级中国特色农产品(临朐山楂)优势区。

延伸链条,提高附加值。引导亿佳食品与山农大合作开发高端山楂制品,引导山河食品与临沂青果集团、山东齐郡食品建立合作关系,新上速冻蔬菜、果蔬脆生产线,做大做强深加工。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与河北怡达食品达成合作协议,与山东农科院建立博士科研工作站。

融合三产,拓宽致富路。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聘请中国城乡规划设计院打造“红果小镇”,争取山农大技术支持,建设占地亩的集科研、观光、采摘于一体的果树苗木科研基地,推动果树苗木更新换代。办好山楂文化艺术节、红香椿采摘节,扩大寺头影响力。拓宽网上销售渠道,创办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吕匣村被授予“中国淘宝村”。

棚户区改造、教育园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中学校幼儿园建设的部署要求,寺头镇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同步实施了寺头、宫家庄、大青峪三个村户村民的棚户区改造和寺头镇教育园区建设。

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2.8亿元,建设楼房18栋,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室内装修工程已全部结束,现在正在进行道路硬化、雨污管道安装等配套工程建设,预计8月中旬达到竣工验收条件,10月实现回迁入住。改造完成后将极大地提高村民的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寺头镇区面貌,人居环境越来越美,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教育园区项目位于美丽的七宝山下、圣水湖畔,核准用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人,总投资万元。该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学校建设标准,分为学前教育区和小学教育区,小学教育区包括教学楼、学生餐厅、教师公寓三部分,教学区与生活区通过连廊连接,功能齐全,分区合理。教育园区内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等功能一应俱全,可满足学生阅览、实验、多媒体教学等需求。截止目前,该项目所有主体已封顶,正在全面进行装修和内部教学设备的安装,预计10月可竣工验收,明年春天开学后正式投入使用。真正让寺头的孩子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灾后重建

去年8月份,“摩羯”“温比亚”台风先后过境,寺头镇受灾严重,损毁各类道路42公里,损毁桥梁33座,房屋受损间,农作物受损面积近4亩,直接经济损失达7余万元。面对灾情,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抗灾自救,较短时间恢复基本生产生活。

今年以来,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高质量抓好水毁工程修复。高标准做好石河段汛洪减灾工程,严把工程质量关,5月底前,全长2米的寺头石河水毁修复工程(箕子山段)和全长7米的重点汛洪减灾工程(偏龙头水库下游至彭家庄村段)全部完成,共浆砌石坝7立方米,浆砌石护坡立方米,石笼护坡1米。加快桥梁新建修复,上半年新建桥梁18座,6月中旬前全部完工。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万元,加固维修蓼子、王庄、两岭等小型水库7座。各位领导,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石河王瑞桥,前身为建于年的滚水桥,去年台风过境全部冲毁。本次重建共投资万元,历时93天,建成长米、宽6米,立柱式桥墩十桩大型交通平板桥,既提高了河道防洪汛洪能力,方便了村民出行。二是高标准抓好五寺路拓宽改造。五寺路寺头段全长7.2公里,拓宽改造共清理沿路树木余株,调整土地亩,拆除房屋户,搬迁企业11家。同时,我镇承担4.2公里拓宽硬化任务,新建涵洞5座、桥梁3座,施工期间实行专班包靠,加班加点,加速推进,对原计划13周完成的任务,利用6周时间高标准完成,于6月20日前全线贯通,路面由5米拓宽至7米,提升为三级公路,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减少了安全隐患。

九山镇

薰衣草加工体验中心

年1月九山薰衣草特色小镇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年4月又成功申报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总投资12.5亿元,计划年12月完成建设。特色小镇是以薰衣草种植景观为基础,结合九山独特的岱崮地貌风光、宋代山寨和齐长城历史文化,建设集农业、生态、观光、休闲、芳疗、度假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该项目已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

今年以来,九山镇坚持薰衣草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全镇一号工程,着力推进资金、土地、人才方面建设同时,深耕薰衣草特色产业,同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围绕鲜切花、工艺品、食品、化妆品和洗化用品五大板块,加快薰衣草品种培育和系列产品研发、加工工艺优化,成功开发出薰衣草抱枕、玩具和饼干、香皂以及精油、纯露等十多类产品,抢占全国薰衣草产业制高点。

今年初,九山镇启动薰衣草加工体验中心建设,年可生产薰衣草精油5万公斤、纯露万公斤、干花制品万件,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届时将打造成为全国性的薰衣草产品交易中心。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

弥河源综合治理工程

该项目总投资0多万元,包括砌筑护岸14km,涵洞9座,生产桥3座,河道清淤5.15km,防汛道路4.3km。项目于年4月3日开工建设,5月31日前完成主体工程,8月30日前完成所有工作内容,达到验收条件。目前道路主体土方压实工程已经完成。其他工程按照计划工期完工;河道疏浚方面:河道疏浚全长5.15km,现已基本完成疏浚工程;险工险段的砌筑工程方面:险工险段砌筑全长14.km,主要包括齿墙、抛石护脚,石笼护坡等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九抬路改扩建工程

九抬路位于九山镇最西南部,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建成,年9月硬化通车,是连接九山镇区至潍坊市最西南部山村抬头村的镇级道路,故名九抬路,全长19公里,宽5米,沿途串联11个建制村和淌水崖水库、黑松林、云中草原等景区,是抬头、涝洼等山南五村连接山外的的唯一出行道路。

九抬路最早于年硬化,原路宽4m,路窄坡陡弯急,群众出行不便。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关心支持下,九山镇大力发扬淌水崖水库精神,多方筹措资金多万元,大干苦干天,完成九抬路宋王庄至抬头段10.5km拓宽硬化,路面由原来5米宽拓宽至6-8米,铺设水稳两层、罩油5cm,新建桥梁2座,极大改善山南地区多名群众出行条件。目前道路施工已经完成,当前正全力推进排水管涵、道路防护等配套设施建设,7月底全面完工。

淌水崖水库党性教育基地

今年,九山镇按照全国、全省一流党性教育基地的标准,全面完成新淌水崖水库纪念馆建设任务,一层为展馆,建筑0平方米,共分8个展厅,全方位展示淌水崖水库建设者的光辉形象;二层为为培训教室,最大教室能容纳人左右,配套桌凳、灯光音响、电视、投影仪等教学设施,室内建设舞台,演出周姑戏淌水崖等情景教学节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左右;新配套了接待中心,将纪念馆旧馆和原水库管理房改造成接待中心和餐饮中心,同时满足人住宿、人就餐,进一步提升党性教育基地接待水平。

目前,新纪念馆于今年2月份正式开馆,启用至今接待省内外党员干部参观学习2万多人次,接待中心完成主体建设,正进行内部精装修。

石家河生态经济区

镇区2#橡胶坝

镇区2#橡胶坝项目,总投资2万元。2#橡胶坝建筑物包括橡胶坝段、上下游连接段、充排水系统等,两岸通过翼墙平台与两岸道路相衔接。橡胶坝段包括橡胶坝和调节闸两部分,设计长度米,底宽为米,其中橡胶坝段宽米,调节闸宽5米;橡胶坝挡水高度为3米,坝袋长度为米。建设完成后可形成河道型水库库容约为36万立方米。

目前,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扫尾工程并蓄水后,将进一步提升弥河石家河段生态屏障作用,营造缤纷活力水岸,提升镇区档次。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鲜食枣科技示范基地

鲜枣科技示范基地,以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山东省重点研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山东省引智示范推广等项目为依托,以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单位,建设总面积亩,包括新品种展示区和高效栽培示范区。定植金丝4号等品种枣树余株,鲁丽等品种苹果树余株,春丽等品种桃树株。采用矮化密植先进栽培模式,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轻简化高光效树体管理技术,起垄覆盖、生草等现代化土壤管理制度以及绿色安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成集枣树高效生产、示范与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枣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弥河防洪治理工程石家河段

弥河防洪治理工程石家河段总投资万元,项目于年3月19日完成招标后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21公里、万立方米河道清淤,米险工段砌筑,12.34公里防汛道路基础、32座桥涵主体工程。8月上旬完成道路罩油,达到通车条件。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条全长21公里沿弥河景观带。

在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发展大潮涌临朐乡村振兴暨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