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裕荣,现任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省蔬菜专班佛手瓜小分队队长。年1月,被选为“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专家,在惠水县好花红镇挂职科技副镇长,从此便与好花红镇和惠水县的佛手瓜产业结下不解之缘。
建乡村振兴基地,发展山区佛手瓜产业。把好花红镇佛手瓜产业基地作为所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形成喀斯特山区佛手瓜产业带,受省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年惠水县扩大规模到5.2万亩,瓜下套种大球盖菇等食用菌,石漠化山区再种植菌草提供菌材,探索推广可持续模式。
年佛手瓜被列为继大白菜、萝卜、茄子、菜豆、生姜、山药、韭黄之后的第8大单品蔬菜,省蔬菜专班成立佛手瓜小分队以服务全省脱贫攻坚,贵州计划年起发展30万亩。
作为佛手瓜小分队队长带领研究团队成员服务全省佛手瓜产业,目前全省发展佛手瓜16万亩。结合研究项目,在佛手瓜产业区利用甘蔗糖渣、竹屑、薏仁米秸秆、巨菌草秸秆、木屑等进行夏季大球盖菇出菇试验,实现全年出菇;李桂莲院长主导的“贵州省蔬菜产业科技扶贫模式示范推广项目”也在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实施,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基地30万元,建育苗大棚、取水管道和灌溉系统等。
带领佛手瓜小分队开展技术服务余次,培训40余次0人次;收集佛手瓜品种资源10个;向省蔬菜产业专班提交简报余篇,编写贵州省佛手瓜产业技术手册,印刷0余册;申报年度贵州省科学支撑计划项目等。编写和出版《以佛手瓜为产业的“菜-菜-菜-瓜-菇-蜂”四种五收模式探索》、《贵州佛手瓜养分药效分析和产业发展探讨》等。因为佛手瓜产业成绩显著,受惠水县政府邀请参与惠水县到都匀参加黔南州委督查考评局组织的黔南州年度创新项目评比并获一等奖。
做好一件事,栽好一“窝”瓜。不知不觉间半生已过,细想起来,是脱贫攻坚的机缘成就了我,我也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搞农业研究本来就是“想别人不想,做别人不做”。深入研究,佛手瓜全产业链的“产-供-销-加”体系研究。与小分队成员深入研究,完善佛手瓜产业链,从佛手瓜生产、供给、销售、加工方面入手,拓宽佛手瓜产业的产业链条。
用好现代化,种好佛手瓜。从年9月全省佛手瓜培训以来,开展过上百次大大小小的培训,及时通过朋友圈、QQ空间、短视频、抖音等发布产业现状及市场信息,随时通过
年全省佛手瓜面积将达20万亩(惠水县6.2万亩),将会在分级分拣、冷链物流、产地加工、地理标志产品方面下功夫。与小分队食品专家合作,建佛手瓜面条厂、干粉厂、干片厂、脆片厂、泡菜厂、酸辣椒厂等,就地加工佛手瓜产品,提高其经济效益和附加值。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维维整理
编辑唐怒娇刘蓝婴
编审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