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助农增收,泸州市古蔺县石宝镇白马村深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乡贤+公司+群众”的产业发展模式,让群众当自己的老板,在稳定发展龙凤鸡产业的同时,聚力种植亩中药材佛手,不仅丰富了群众上的“蔬果篮子”,更打通了又一致富通道。
党建把舵领航,汇聚产业发展合力。石宝镇党委书记张诚提出:“要振兴石宝老区经济,让石宝真正实现‘风光美、人民富、产业兴、基础优’的总目标,打造‘一园、两区、三带、多点’的战略规划,支持少而精的产业发展布局。”
对此,白马村党支部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海拔高度和土壤属性等特点,围绕“少而精”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着力打造亩中药材佛手柑种植园区的总目标。
党建引领指方向,党员带头是基础。年,白马村党支部书记陈应松组织村班子成员和党员代表,共同谋划,成立了佛手柑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专合社党员占比60%,当年完成佛手柑种植面积亩。同时,专合社还发挥佛手柑产业基地联农带农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无偿提供优质佛手柑种苗、指导种植管理技术、签订购销合同,多举措鼓励和支持脱贫户、返乡农民工参与种植,不仅保证园区发展有后劲,还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年,党支部持续发力,与合作社和企业共同探索,走出了一条“规模种植+公司保底收购+村民自己当老板”的发展模式,通过种植佛手柑,全面调动群众能动性,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更为群众打开了致富增收的新思路。
干部以身作则,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经过三年的探索努力,白马村龙凤鸡养殖产业步入正轨,规模、用工、土地流转已经达到了饱和,白马村党支部书记陈应松意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好日子,而佛手柑便是“突破点”。
“佛手苗拿来后一定给它修枝,不要怕剪多,从这儿斜着剪,以后才能从下面这两个地方长出侧枝,方便采摘。”在白马村新田堡佛手柑苗堆放基地,陈应松正为农户讲解佛手柑栽种技能,支书讲得生动,群众听得起劲。
百姓们的积极参与,必然离不开党员干部们的引领带动。在支部村委决定要发展佛手产业初期,干部和群众疑虑颇多,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陈应松发动村组干部和有话语权的群众代表,三次前往佛手种植基地进行考察。考察完后,陈应松以身作则,率先带领村干部、组干部、护林员先行试种。
“我们村干部已经将佛手种好了,大家都可以看到种植佛手柑后的前两年,我们还是可以在土地间隙栽种玉米、土豆、白菜等作物,等三年后佛手柑长成,成功销售第一批后,大家再决定要不要再扩大种植规模。”
有了党员干部带头,村两委乘势而上。支部书记陈应松通过院坝会的形式,为村民算上一笔“反向”经济账,用种玉米养猪与种佛手致富进行对比,鼓励百姓用自己的地做自己的“老板”,还可以通过承包邻居闲置地扩大种植规模。截至目前,白马村已成功发展佛手产业亩,带动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明年还将扩容发展至亩,形成典型示范性佛手柑种植基地。
乡贤凝心聚力,激发产业发展助力。每一位在外创业的乡贤都是向外展示石宝形象的“金名片”,石宝镇积极发挥乡贤引领作用,支持反哺家乡建设,争做产业兴旺带头人、招商引资牵线人、基层治理好帮手。
白马佛手柑产业刚起步,为了能让产业真正形成规模,乡贤赵贤毅和白马村两委班子商议后,随即联系佛手柑优质发展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佛手柑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情况,并与当地企业相关负责人就佛手柑相关项目进行交流,为白马村下一步扩大佛手柑种植打下坚实基础。
白马村一组乡贤赵朝初,听说家乡要大力发展佛手柑产业后,立即返乡对项目进行考察,与村干部商议后决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承包周边土地,发展亩佛手柑产业,目前已完成栽种。
公司保驾护航,提升产业发展动力。为了减轻群众产业发展经济压力,成都勇传科技有限公司将原价12元/株的佛手柑苗降价至8元/株,并以4元/株价格预售给百姓,待佛手柑成熟获得收益后,再从收购款中扣除尾款。同时,还从每组优选家庭困难、有种植条件的群众,各赠送株佛手柑苗,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种植积极性。
产业发展,销售是关键,为了营造良好的市场销售秩序,公司主动与村党支部、专合社和农户在村法律顾问的指导下,完善并签订了购销合同,最大限度保证了专合社和农户的种植收益。据了解,佛手的亩产量可达斤以上,高产期为每年四季可收,产品可用于药材、香料、饮品等制作,公司收购价不低于1元/斤,随市场上浮,每亩年均产值元以上。
从基层党建的示范引领,到产业发展的浓墨重彩,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正在石宝这块福地徐徐展开。未来,白马村还将打造佛手柑连片种植示范区、散养龙凤鸡示范区和高山马羊养殖示范区,三区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的同时,全力带农致富增收。
(谢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