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是荣国府贾政的二女儿,虽说也是金枝玉叶,但照比进宫当贵妃的贾元春的境遇是差了许多。
因为探春不是贾政正室王夫人所生,她亲娘是地位不高的侍妾赵姨娘。这赵姨娘虽然是贾政的宠妾,除了生下探春,还生了儿子贾环。可是豪门大家庭里,人际关系复杂,她的地位可是有些尴尬。荣国府里当家理政的是正室王夫人。那王夫人是四大家族中,王家的正牌小姐嫁到贾府中来的,可谓门当户对。王家陪嫁的嫁妆非常可观,人情来往也与贾府非常密切。贾政的老母亲史太君,也非常倚重王夫人,对王夫人所生的贾元春和贾宝玉是非常喜爱、看重。
后来宁国府长孙贾琏又娶了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为妻。这凤姐被王夫人请来代管荣国府家事。她们两个是休戚相关,王夫人不喜欢赵姨娘,王熙凤自然也不会喜欢她。而这赵姨娘又不甘寂寞,想给自己和儿女争口气,可是她越是这么抗争,越是不招贾府诸人待见。
赵姨娘想凭一己之力,与几乎整个家族的女眷背道而驰,甚至争风吃醋,她怎么能不被吊打呢!所以赵姨娘的戏份都是被嘲笑、被挤兑、被算计的时候多。探春有这样一位不被尊重的母亲,怎么说也不能算得上体面。而且封建社会宗族礼法甚为严格,专门有人歧视庶出的子女,尤其是女孩子。
贾探春生在这样复杂的家庭,有个这么不招人喜欢的娘亲,真是不幸!可是她不甘落后,奋发图强,把握一切机会,甚至不惜与自己的亲生母亲撕破脸,终于自我成就了起来。她虽然受性别所限,没能走出家门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她的命运已经比出身相似的贾迎春、贾惜春要强很多了。可以说贾探春是贾府三艳中的佼佼者,她不仅明哲保身,还走上了成功逆袭之路。
贾宝玉是贾探春同父异母的哥哥,她与之努力搞好关系。不惜将自己仅有的私房钱交给他花,说是让他外出游玩时带点小玩意给她玩。其实也是变相讨好贾宝玉,夸他的品味好,眼光高。真心羡慕他身为男子,可以自由出入家庭之外的地方。她还做鞋给宝玉穿,且做得十分精巧卖力,惹得贾政侧目,赵姨娘嫉妒,嗔怪她不对一奶同胞贾环好,反倒倒贴贾宝玉。那赵姨娘怎么能体会探春的苦衷呢?贾府阖府上下皆视贾宝玉为宗族继承人,将来光宗耀祖,还靠他才行呢。贾府以贾母为首的上下人等都围着他转,这探春能不与宝玉这个核心人物搞好关系吗?
探春不仅和贾宝玉搞好关系,还和王夫人搞好关系,努力站到王夫人一边。王夫人虽然深深厌恶赵姨娘和她的儿子贾环,但是对这个聪明伶俐主动示好的女儿却不太烦感。虽然表面上淡淡的,但心里也多少有点疼爱这个女儿。究其原因,还是这个探春自己争气,首先她与自己的母亲划清界限,主动站队王夫人行列,喊王夫人叫娘,喊王子腾叫舅,家里家外的事上,非常维护王夫人的利益。在王夫人眼中,她没有杀伤力,不会威胁贾宝玉继承家业。而这个女儿不确实简单,不亲假亲,不近假近,也不过是求个在贾府里安稳过日子,她能有什么图谋呢?
就在贾郝看上贾母丫环鸳鸯而不得之时,贾母听见鸳鸯哭诉,气急败坏,迁怒王夫人,说他们合伙算计她老人家。一堆人都不敢言声,连贾宝玉也低头屏息。这时探春挺身而出,她提醒盛怒的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犹未说完,贾母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
这一说,既为王夫人解了围,又让贾母挽回了言过其实的颜面,而探春也没有因为敢说话而遭到别人非议,为自己在王夫人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可谓一举三得。办这事得有机敏的头脑,还得有伶俐的口才和胆识。就连受宠的宝玉、黛玉都不敢言语,宝钗更是明哲保身,不肯多言。平日里能言善辩的王熙凤都怕被牵连而不敢言声,这探春才思敏捷,且有勇有谋,一语中的,言简意赅地化解了王夫人的尴尬,这本事可非一般人也!
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里几位重要人物的屋子,展现个人特点时,那探春的屋子是个重点。探春素喜阔朗,三间正室并未隔断,屋里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累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探春的屋子格局说明她个胸有大志、性格豁达之人,不是小女儿常态。她的黄花梨大案上的纸墨笔砚,一方面说明日用品名贵,她的品味很高。另一方面说明这女子是十分注重学习和读书的,这点仅次于林黛玉。白菊象征她人品高洁,《烟雨图》说明她有情趣。案头的鼎和大观窑盘、白玉比目磬等都说明她的陈设名贵漂亮,非受宠之人不能如此奢华。暗暗地说明,她在贾府的地位不低,贾政对这个女儿可能也是极为喜爱的。不然赵姨娘养着贾环的屋里,怎么没有如此奢华的陈设?赵姨娘是贾政的宠妾,还得自己动手用碎绸缎角给儿子做鞋穿呢。
贾宝玉是宗族希望,家人都盼着他读书获取功名。而他偏偏不喜欢读书,而贾探春身为女儿不能外出读书,但是她却喜欢读书,连房间里都堆满纸墨笔砚。除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她的诗词水平是姐妹当中最拿得出手的。
这点也得到了王熙凤的认可,她认为这些小姑子里面就探春是个人尖儿,她口里说的,心中想得周全,还是贾家正牌主子,王夫人也看中她,还让她管理家事。而她比王熙凤还厉害一层,就是识文断字,比王熙凤有文化,这在过去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非同小可,连男人都未必比她这闺阁小姐有见识呢。
她从小就能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利益最大化。并且充分利用贾府优势完善自己,从不妄自菲薄,做事不卑不亢。就连王夫人都忌惮的邢夫人陪房奴才王善保家的,她都敢得罪。探春看到自家人查抄大观园的丑态,迁怒于这个搬弄是非的小人,在她卖乖翻弄探春衣服时,抬手就打了这个女人一巴掌,借机大哭大闹对凤姐一干人表示不满。敢说敢做,不像迎春、惜春一样任人宰割。
性格决定命运,探春也有争强好胜的心,但是她比她亲娘赵姨娘高明许多,她读过书,明白事理,懂得人心,了解贾府的各种潜规则,不会像赵姨娘那样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在贾府的各种规则中脱颖而出。令荣宁二府的人都对她另眼相待,她不仅容貌端庄秀丽,自我学习能力还很强。迎春读《太上感应篇》逃避现实,而探春饱览群书,不仅限于诗词歌赋,是个贾府里的饱学之士,在管理荣国府家事时活学活用,获得众人称道,这是读书人的高明之处。连贾母也素喜这个孙女。遇到抛头露面的事,她只让探春和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同去拜会南安郡王的贵妃等人,气得邢夫人数落迎春不争气。
当然,探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投靠王夫人,亲近贾宝玉,让自己的亲娘赵姨娘和贾环非常不舒服。赵姨娘的哥哥死了,按例应该给二十两银子慰问金,可是赵姨娘比着袭人死了亲娘的例要四十两。探春管家,她可不能让别人指责她徇私枉法,果断查了历年案例,按例给了赵姨娘二十两银子。惹得赵姨娘大哭大闹,她哭着向女儿诉说苦熬了近二十年,还不如袭人这个小丫头有脸面。这是令人心酸的事实,可探春也不能不顾立场地对待赵家人。那么多人都看着她呢,她得知道自己的立场在王夫人这边,她不得不如此。为了自己的生存,她不得不牺牲母女亲情,这也是逆袭的代价。
探春本身聪明俊秀,再加上好学上进,才思敏捷,情商和智商都非常在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扶持她对贾府前途兴许会有帮助,因此从贾母到王夫人、王熙凤等人都非常乐意栽培探春。她这种自带气场的聪明人,在关系复杂的贾府里都能混得如鱼得水,哪怕曹公安排她远嫁和亲去了,也会夹缝中求生存,为自己赢得一片天地的。探春是贾府里打磨出来的美玉,也是带刺的玫瑰,相信只要不是太恶劣的环境,她都能成功走上逆袭之路。
---Theend---
作者:《红楼梦》爱好者云杨清,希望文字能让人幸福一点点!欢迎大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