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六枝特区岩脚镇草原村的佛手瓜尖迎来了采摘季。连日来,大家在田地里辛勤忙碌,将佛手瓜尖进行采摘售卖。稳定的价格让瓜农们种瓜摘瓜的积极性高涨,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佛手瓜根系发达,不仅具有对土壤适应性强、易成活、好管理等优势,而且其全身是“宝”,瓜农可在春夏两季卖瓜尖,秋季卖瓜,冬季卖根,可实现“一产三收”。
近年来,依托佛手瓜特性,岩脚镇把该产业作为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贫瘠山地等资源,引导草原村群众种植生态佛手瓜,破解了小山村传统耕作低产、低效的产业发展难题。
7月26日,草原村四组的瓜农陈文勇正忙着采摘佛手瓜的瓜尖。色泽青翠的佛手瓜瓜尖,深受消费者青睐。“四天采摘一次,产量供不应求,这几天的收购价已经达到1.2元一斤。”陈文勇兴奋地说,今年,他家种植了50余亩佛手瓜,瓜尖主要销往水城、贵阳等地,“除了卖给外地收购商,本地电商也来我们这里进货,还承诺了最低收购价,有了保底收购,我们种瓜心里有底气多了。”
据统计,佛手瓜尖每亩产量公斤,每公斤售价近4元;佛手瓜鲜果每亩产量公斤,每公斤售价0.5元;佛手瓜根每亩产量公斤,每公斤售价10至20元;“瓜尖+瓜+根”预计每亩产值达1.5万元。
如今,草原村以“致富党员带头人+农户”的方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种植经济效益见效快的佛手瓜产业,该村的佛手瓜产业发展从曾经的“墙边瓜”,蜕变成如今小山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法宝”。
罗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聂建云
编辑聂建云
二审刘定珲
三审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