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专栏第五十期
《李裕荣说ll浑身是宝佛手瓜》
佛手瓜已正式列为继大白菜、萝卜、茄子、菜豆、生姜、山药、韭*之后的第8大单品蔬菜,贵州即将发展20-30万亩,目前贵州全省3万亩,惠水县就占1.85万亩;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检中心蔡滔主任说,年7月31号采的样品结果分析显示,66个农残参数没有被检测出来,效果非常非常的、惊人的好,是所有蔬菜中最好的,营养指标也丰富(锌较高)、重金属也没有超标,铅和镉等均在安全范围;胡继承副厅长认为佛手瓜具有营养好、耐贮藏、耐运输、可生吃等优点,是当下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替代玉米、脱贫攻坚、石漠化治理最好的办法。
佛手瓜(SechiumeduleSwarte),别名捧瓜、合掌瓜等,源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性草质攀援藤本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蔬菜资源,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锌、钙、硒、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有重要保健开发价值,既是较好的药疗佳品,又是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食品,我国不少省区有分布,多为零星庭院种植。佛手瓜是优质蔬菜产品,具有重要的保健开发价值,果实、嫩尖及块根均可食用。果实鲜瓜是研发面条、饮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嫩梢可食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可口,嫩梢上长有攀缘卷须,台湾地区等称为“龙须菜”;而美国、日本等称之为“超级蔬菜”。佛手瓜热量低,含钠低,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有保健作用,利尿排钠、扩张血管、降血压、理气和中、疏肝止咳、消化不良、胸闷气胀、呕吐、肝胃气痛以及气管炎咳嗽多痰等;同时其丰富的钙、镁、铁、锌等对儿童智力开发、生长发育、防贫血等均有作用,老少皆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检中心检验结果显示,66个农残参数均未被检测出,营养指标丰富(锌较高)、重金属也没有超标,铅镉均在安全范围;一致认为佛手瓜具有营养好、耐贮藏、耐运输、可生吃等优点,是当下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替代玉米、脱贫攻坚、石漠化治理最好的办法。年8月13日贵州省蔬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正式将佛手瓜列为继大白菜、萝卜、茄子、菜豆、生姜、山药、韭*之后的第8大单品蔬菜,并聘请省内外36名农业专家组建单品专家小分队。惠水县好花红镇是贵州最大的佛手瓜基地,面积2万亩(全省3万亩),贵州即将扩大到20-30万亩。好花红镇佛手瓜主要种植在清水村、弄苑村、六马村、幺关村、和石头关村等典型的喀斯特深石漠化山区,已初具规模,种植当年产生经济效益,亩产-公斤,亩收益元以上;已于年获省农委无公害产地认证标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深加工产品有佛手瓜面条、佛手瓜榨菜、佛手瓜饮料、佛手瓜酸奶、佛手瓜面包、佛手瓜休闲食品等佛手瓜系列产品。近年我院林茂博士等创建惠水布依创新食品厂,采用佛手瓜和佛手瓜叶生产佛手瓜面条,市场反响良好。还可用作提取果胶、抗氧化剂、植物凝集素等产品的原料,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每亩佛手瓜一次性投入成本约元,包括水泥柱元(可使用20年以上),竹竿架材元(2-3年更换),瓜苗及人工种植成本元,之后每年进行常规管护。佛手瓜一次种植后当年投产,可连续收获5-6年,平均亩产-公斤,平均按1元/公斤,平均亩产值-元,较传统作物高3-5倍。同时,在佛手瓜棚架下面种植白菜、大球盖菇、养蜜蜂等,效益可超过1万元,最高达到3万元。李桂莲院长团队探索形成“菜-菜-菜-瓜-菇-蜂”的“”高产模式,佛手瓜上架前分别在10月、2月和4月配套3季蔬菜,瓜下配套食用菌大球盖菇,瓜下配套种植食用菌大球盖菇,佛手瓜又是蜜源植物,可养蜜蜂,形成“菜-菜-菜-瓜-菇-蜂”高产体系,亩收益可达2-3万元(最高3万元,一般能达2万元,最低1万元,称“”模式)。残余养猪、作有机肥,秸秆种植大球盖菇无残留零排放,种菌残余不需处理,秸秆腐烂提供佛手瓜有机肥,种植菌草以提供菌材,蜜蜂养殖促进生态循环,促进佛手瓜授粉,增加产量,该模式目前是最高效、最立体、最生态、最可持续的产业体系,尤其值得在喀斯特深石漠化山区推广。佛手瓜每周采摘2次,病虫害相对较少;瓜农为了让瓜架下充分透光,都会及时摘除病叶、*叶;佛手瓜枯枝适口性好,每年冬天打霜以后瓜农都要把老蔓回收,秸秆还田。据近年观察,也有一些病害;佛手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蔓枯病、叶斑病等。地上部分虫害较少,栽培不当时也会发生,田间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或其他螨类;地下部分主要是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咬伤根系,影响生长。近年来采用昆虫天敌如螳螂、小花蝽等绿色防控技术。李裕荣、网络·图片
李裕荣·文字
可欣·编辑
支持机构
贵州田野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九木共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九木和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