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敢去嵊山岛,是因为害怕那一段船程。
嵊山是嵊泗列岛的其中一座。从地图上看,那一片岛屿就像飘散的碎片,与舟山本岛、与陆地都隔着浩瀚的海。而嵊山,又是其中最东端的居人岛。与之相伴的是枸杞岛。两座岛屿被一条三礁江大桥相连,成为了遥远海上相拥的依靠。
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曾经去那里的初中招过生。她描述过那段船程。途中遇到风浪,整个船上的人,都在萎靡与呕吐。
我也有从嵊泗列岛来的同学。往返本岛八个小时的船程和四百块钱的船票,对于高中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也让“远”成为了我对这片岛屿固有的印象。
但若说看海,远处的海,着实是空旷的蓝。浩渺蓝色里凸起的岛,也呈现着神秘的过往。
所以嵊山,就变成了一个又向往又担忧的念想。
直到我真的坐上了去往嵊山的船。
01.与馒头鸡蛋一起飘摇
走出船舱透气的时候,与我们一起飘向嵊山的货物,提醒了我。
是非常接地气的货物。比如两大袋做好的馒头。比如石榴和香蕉。比如整箱整箱的鸡蛋。比如安放在泡沫箱里的新鲜蔬菜。我们的船,就这样满载它们,一点一点远离了港口。
虽然可以预料,在远隔重洋的岛上,什么生活用品都得依靠船。但看到这些货物时,我还是被提醒了:我要去的地方,是一个限定了土地的地方,是一粥一饭要倍感珍惜的地方。
船行至大海中央,海水由浑*渐渐变绿,再变出闪闪发光的蓝,手机信号也一度消失不见。所幸这一日风平浪静,船只是轻轻摇晃,不曾有想象中的晕眩。期间闲聊说起,妈妈的一个同学就是枸杞人。当年的船比现在更慢更少。她要来本岛上学,需要翻山步行至枸杞的码头,先坐船来到泗礁岛的县城,在那里过上一夜,次日再坐八个小时的船抵达本岛。一路实在是辛苦。遥远的岛屿,让人想要逃离,也让人想要前往。
船在茫然的大海里行驶许久。远方露出了凸起的山,这两个相拥的岛屿便到了。
很快有小船向我们开来。也很快有人拥上来接驳货物。舱门口变得忙碌与拥挤。想到接下来几日,我们在岛上的吃住所需,很可能就包含这些与我们一起飘来的食物,就觉得奇妙又珍惜。
02.有山的岛,就是好岛
岛,也许就是被海水吞没了一半的山。
爸爸常去小岛上写生,他总是说,有山的岛,就是好岛。因为有山的高低起伏,岛上的风景就会立体起来;也因为土地的局限,岛的立体往往也比陆地上的山城更为紧凑。有山的岛,可以充盈整个画面。嵊山和枸杞都是有山的岛。房屋从山岙层叠到山顶。走在路边就可以跳上渔家的屋顶。甚至是当地人唠嗑时坐的长凳,都被锯成了阶梯的样子。在一个看过了日出的清晨,打车去枸杞岛北面的干斜村。民宿老板和出租车司机还为我们的目的地感到一丝怪异,因为这里并非枸杞岛知名的“旅游景点”,只是一个有着贻贝养殖基地的普通渔村。在一条空旷的公路边,司机告诉我们,沿着一个豁口下山,就能走到村里。
干斜就是一个立体的村庄。沿着豁口慢慢下行直至海边,沿山而建的房屋不断提供着变换的视野,村庄与海就以航拍一样的视角呈现在了眼前。这片海位于岛屿的西北面。上午的顺光让它变成了纯粹的蓝。排列在海面上的白色浮球,让这一抹蓝色被映衬得更加深邃。站在高处,海就不再是一条细窄的海平线,而是布满视野的蔚蓝色块。
不断有小船载着贻贝来到岸边。一个小小的加工棚里,人们依次将贻贝从麻绳上剥下、淘洗、装袋。小小的贻贝支持着村里人的生活,也让村庄有闲情享受这片海的惬意。家家户户风景绝赞的屋顶阳台让我有些羡慕,闲逛时不经意角落露出的海也总能惊艳到我。山给岛屿带来了立体的风景,山也给岛屿带来了看海的视角。怪不得,有山的岛,就是好岛。
03.从后头湾搬到陈钱山“后头湾,有什么好看哦?”从后头湾村搬出来的村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游客不远千里来看这座已经空了的村庄。我们也是这些游客的其中之一。爆红网络的嵊山岛无人村,几乎成为了岛屿最有名的“景点”。来去无人村的出租车密切,但我们并不赶时间,便选择了步行翻山前往。在陈钱山路边的长椅上小憩拍照,“莫把阿拉拍进耶”几个坐在边上闲聊的阿嬷笑道。听闻我们是要走去后头湾,“后头湾,有什么好看哦?”是几个阿嬷不约而同的反应。聊起来才知,她们就是从后头湾迁出的村民。她们知道从前的村庄成为了“网红”,年轻人一波一波赶来。但她们还是想不明白,这个破旧的村庄,到底是哪一点让游客着迷,以至于它从荒废又被重新管理了起来,还能收起门票,甚至还能分给曾经的后头湾村民每年四百块钱的收入。阿嬷们说,三面环山的后头湾村,是村民们挑着扁担建成的。走进后头湾时,我们意识到,从售卖门票的入口到村庄深处的码头,还有狭长陡峭的台阶要走。空手游览已是件消耗体力的事情,当年要建起这个家园想必十分辛劳。八十年代这里渔业兴盛,景象繁华。但因为交通不便,九十年代起就有村民陆续搬离,直至成为了“无人村”。在村庄里游览时,还有一位阿姨与熟人一起前来,她指着一间间房子说:“这是大娘舅家,这是二娘舅家。这是我上过的小学。”仿佛生活的痕迹还历历在目。对啊,这里虽然被植被覆盖,但生活的故事和养育的人们还真真切切地存在附近。“那个时候想,一辈子,从后头湾搬出来,已经蛮好嘞。现在的人啊,还要搬到舟山去,搬到宁波去……”陈钱山路边的阿嬷们感慨着世界变化太快。可谁又不感慨呢。04.吃点稀奇古怪“吃点稀奇古怪。”这是爸爸和民宿老板讲好的。虽然生在海边,但我总觉得遥远小岛上的吃食与日常不同。舟山本岛的街头总有名叫“嵊山海鲜”的小馆,足以透露小岛上食物的骄傲。长得像小鲍鱼一样的“胭脂”、学名叫藤壶的“触”、浅海礁石上生长的海葵“石奶”、像佛手一样的“佛手螺”,和一大盘葱油螃蟹,组成了我们来到岛屿上的第一餐。小海鲜是延迟满足感的食物,细心剥来才露出塞牙缝的肉,但是鲜美的味道也是独特。和它们搭配的雪菜、土豆,也是最传统的海边味道。海总是给人惊喜。清晨在枸杞岛石浦村散步,遇到钓鱼的年轻人。他们从湖南来这里玩耍,三十块钱租一根鱼竿消磨早晨的时光。在我们围观的几分钟内,钓者几乎是以一分钟一条的速度收获着虎头鱼,密集的惊喜让我也蠢蠢欲动。虎头鱼豆腐汤,是在岛上点了很多次的美味。还有更狂热的海钓者。当我们在东崖绝壁上时,看见一艘小船开来,将几名海钓者载至悬崖脚下,然后离开。海钓的人爬上这座海中的孤岛,许是要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待上半日,仅与海相伴。海钓的渔获不常在我的日常里出现,因此这里饭店的冰台上,总有我叫不出名字的鱼。甚至有一条在冰台上依然鲜活,许是刚刚钓上来不久。老板娘说这叫“青浪”。而令阿伦最念念不忘的是竹节虾。巨大又鲜活的虾养在饭店的水缸里。他就像小孩子一样要求自己抓,然后被甩了一脸水。美味与新奇并存,于是这几日的餐食,总是大快朵颐。05.月出日出日落是去小岛时固定要看的节目,这一次旅行时也不例外。旅途中我们停下来看溏心蛋一样的夕阳。正当太阳落尽,举着相机的情绪平息时,无意间转头看到的月出,则变成了这次旅行更亮的高光。那是八月十四的月亮,在太阳散射的最后光亮里升上了山头。此刻的月亮还没有被夜晚衬托成金色,像一块玉一样温润清澈。它爬上的山里有一片墓地,反而让我意识到,这片远离大陆的土地,承载过无数人的一生。岛屿和岛屿上的人们,在一次次的日月交替间,伴着潮汐,完成了时间的流转。今日的月,又该伴着这片海,陷入夜晚。?
『往期的海岛们』岛屿制冰厂探访盘峙|要划一条小船,去岛上破碎的学校大鹏、册子、里钓|浑*海上拔腿就跑的跳岛葫芦岛|一平方公里的后会无期散步日历
想分享作文本和美术课作业给你
期待你的喜欢[害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