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每年的3-5月属于高温干旱季节,但因为植株生长迅速,需水量逐渐增大,必须采用小水勤灌的方式,不能大水漫灌,以避免地温降低,最好在佛手瓜基部覆盖10-20厘米厚的稻草或麦秸,然后再覆盖一层地膜,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并保持土壤足够湿润。在6-7月份以后,植株生长明显加快,但还是以营养生长为主,逐渐进入开花结果期,特别是在开花授粉的10天左右,果实生长速度加快,需水量进一步加大。如果此时天气干燥,更需要增加浇水次数,减少水分蒸发,以保持土壤足够湿润。第一次水肥可以在定植成活后的15天左右,开浅沟浇施少量尿素水溶液,以促进幼苗生长;第二次追肥一般在5月底,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0.2-0.3公斤;第三次追肥在6月底,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各0.2公斤;第四次追肥一般在7月下旬,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0.5-0.6公斤;第五次追肥可以在8月中下旬,每株沟施复合肥1公斤或草木灰2-3公斤。此后,植株根系会布满地面,在9月份结瓜期时,我们可以酌情喷施1-2次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溶液为主。
(2)搭棚整蔓
佛手瓜是蔓性、分枝强的植物。因此,在植株抽蔓的时候,应该及时搭设棚架,并经常扶蔓上架,以利于整蔓和打侧技等操作。棚架要求牢固,不能轻易被吹倒或压垮。需要根据园地或溪、沟的特点,顺势而搭,高度在1.5-2米,每株应该保持15-20平米的棚面面积。
佛手瓜的子蔓、孙蔓结瓜较早。因此,在种植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摘心,一般在植株长到45厘米时,就可进行摘心,以促进子蔓快速生长,在子蔓中确定1-2个生长健壮的子蔓上架,等子蔓再长到一定节位的时候,也要摘心,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孙蔓的生长。在枝蔓上架后,不需要再打侧枝,任其生长即可,但应该注意调整茎蔓伸展方向,以保证其分布均匀,增加通风透光性。如果侧枝数量过于庞大,容易造成郁闭,应该适当疏枝。佛手瓜的枝蔓极性很强,对于下垂到架面下的枝蔓要及时扶上去,以免植株枯死。
(3)中耕培蔸
在佛手瓜生长前期,茎、叶生长较慢,应该注意中耕松土,尤其是培蔸。在结合开环沟施肥的同时,疏松土壤以及培蔸,以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但次数不宜过多,控制在3-5次即可。在每年的7-8月份,正处于高温阶段,应该注意及时施肥和浇水抗旱,同时应该在根际土壤围蔸上覆盖1层碎草,这样可以保持土壤湿度较长时间,以减少淋水次数。
(4)人工授粉
露地栽培的佛手瓜一般不用人工授粉。在日光室栽培的佛手瓜,应该在开花结果期,昆虫活动已经减少,加强人工授粉。在花盛开时,及时采集雄花,并剥掉花冠,一朵雌花用一朵雄花授粉,一般需要在早晨的8-9点进行。
(5)病虫害防治
佛手瓜的病虫害很少,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用施农药。当然,有时也会发生一些病虫害。虫害最主要的就是蚜虫,在开始发生的时候,我们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然后是椿象,可以用10%吡虫啉-倍、高效氯氰菊酯-倍液喷雾防治。佛手瓜的病害主要是枯萎病,在开始发病时,我们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采收贮藏
在佛手瓜开花后的15-20天、果实长到-天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采收。佛手瓜主要以嫩瓜上市,应该掌握果皮嫩绿时采摘,成熟一批就需要采收一批。如果采收过晚,果皮纤维增加,会降低产品质量,在盛果期的时候,一般一天采摘两次,早上下午各一次。一般在早霜来临前,把所有果实全部采下,以防止霜冻危害。在采摘时,选择单瓜质量-克、无伤残、无病虫的果实放在筐内贮藏。在室温5-8度、相对湿度70%-80%左右的条件下,可以贮藏4-6个月。用于留种瓜的,一定要采收开花后30天以上的成熟果实,但过熟的裂口果、发芽果也不适合作种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