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坦腹斋
旧时,讲究的人,住宅多是一个小院,这样的小院有影壁、讲对称,门廊分等级,台阶有高低,中国人都熟知它的名字:四合院。
四合院的灵*,不仅仅是由“院”定义的,更多的是由院内的种种构件定义的,门墩,就是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不可缺少的重要构件。
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一般以石质雕成。逐渐,门墩从支撑门框的实际作用,发展成了一种民俗文化,象征着一个时代,映刻着历史意蕴,饱含着人们的希望。
门墩以箱型和抱鼓型为多,有时还伴有狮子的形象出现其中。《说文》说:“鼓,击鼓也。”中国古代,击鼓升堂、击鼓定更等等行为,已经将有规律有节奏的鼓点,作为了官制行为的特征,鼓也就成了官衙的符号。
安放抱鼓门墩,在那个等级分明的时代,成了家族权力的象征,代表着主人的身份与地位。
胡同里的文化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建筑细节中。比如门墩,看起来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讲究多了去。今天来说一下门墩的一种特殊的图案,图片都是十年多来我一点点积攒下来的门墩。今天要说的门墩图案,也是门墩石刻中最常用的一种图案之一:飘带与书卷。这是永恒胡同的一个门墩。仔细看,就是飘带里面有两个书卷卷轴。
这是前鼓楼苑胡同的。飘带作为门墩雕饰图案使用很广泛,表示“好事不断”。而书卷的使用,则表示书香文化。
这是包头章胡同的门墩。包头章胡同现在已经消失了,随着胡同的消失,门墩自然也就渐行渐少。
这个也是包头章胡同的。古代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很多门联上也都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字句。
这是梁家园北胡同的门墩。
这是四川营胡同的,像抱着一个书本。
这是新街口头条的。
这个是鸦儿胡同的门墩。
四合院门墩上的饰物都不是随便雕上去的,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有其讲究和由来。雕一个佛手柑、一个仙桃、一个石榴,象征“多福”(“佛”字的谐音)、多寿(桃子象征长寿)、多男子(石榴子多)。雕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刘海戏金蟾的涵义亦为富贵多子。
另外,雕刻的纹样有时也取意于民间传说或佛教经典,如八宝图案。“八宝”即宝伞、胜利幢、宝瓶、金鱼、莲花、左旋海螺、吉祥结、金轮。藏区僧人认为八宝是释迦佛的化身,分别代表佛的八种器官。如宝伞代表佛的头,胜利幢代表佛的身体,金鱼代表佛的双眼,左旋海螺代表佛的妙音。
又如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八仙”:汉钟离的宝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的大幽鼓,曹国舅的拍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八种物件的图案象征着八仙庆寿。
门墩不但有它的实用价值,同时,门墩还可以美化门庭,这些美妙的石雕艺术映刻着历史与文化的意蕴,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的希冀。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
▼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