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红水河镇冗袍村小小佛手瓜蓄能大产量
TUhjnbcbe - 2021/8/25 1:19:00

为进一步稳固脱贫成果,年,罗甸县红水河镇冗袍村充分利用扶贫项目资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发展种植具有亩产高、生长期长、易管护等特点的贵州八大蔬菜单品之一的佛手瓜产业,并通过创新运用滚动分红模式促进群众增收。

这两天,正是红水河镇冗袍村佛手瓜第一次丰收上市的时节,在村合作社的佛手瓜基地,村副主任王世强和村民们穿梭在基地里,快速地将一个个鲜嫩的佛手瓜采摘分选。王世强告诉记者,装袋后,第二天这些瓜即将被送往罗甸县各个学校的食堂。

红水河镇冗袍村佛手瓜种植基地

红水河镇冗袍村位于红水河镇西部,全村辖6个组户人,曾经的贫困发生率高达75.5%,属于一类贫困村。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各项产业项目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交通扶贫等利民惠民的好*策帮助群众们摆脱了贫困。年11月,冗袍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有效稳固群众脱贫成果,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适合本村地形气候、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管理成本相对较低的佛手瓜种植项目进行发展。

佛手瓜挂满枝头

“现在种植的品种跟老品种有很大的区别,”红水河镇冗袍村村副主任王世强说,新品种果不得带刺,口感非常好,也比较好管理,存活率较高,市场价比较稳定。

产业选准了,摆在眼前的问题是:谁来干?冗袍村大部分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年纪大的老人。于是村“两委”又担起了实干的排头兵,由村合作社示范带头,带领群众一起种植,群众在农忙时到基地务工,既学习了种植技术又增加了收入。

红水河镇冗袍村驻村工作队长*海夏告诉记者,村里现在采取的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然后牵头发展种植,聘用部分群众到基地务工,采取滚动分红的方式让所有群众都有收益。

冗袍村村民*小捞高兴的对记者说,“农忙时在基地里务工,一天有元收入,有收入还能照顾家。”

村民在基地里采摘佛手瓜

据介绍,进入盛产期的佛手瓜每年亩产预计可达到1.2万斤左右,按市场价平均1元计算,60亩佛手瓜年产值预计可达72万元左右。为了保障销售,冗袍村坚持产销对接市场,依托绿康源公司生鲜配送中心,打通渠道进行体制内直供市场,直接供应到全县各中小学及机关、医院食堂等。

成熟的佛手瓜

据悉,冗袍村佛手瓜种植项目共60亩,项目总投资35万元,覆盖贫困户户人。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实施产业发展,并通过采取滚动分红的方式产生将利润的70%分配给贫困户,30%归合作社所有。产业的良好发展让冗袍村逐渐转变了原有的传统产业生产结构,享受到惠民*策带来的红利。

来源|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元冬黎庆贤白云罗依

校核|莫昌玉

排版|莫昌玉

编辑|李璨

编审|肖家云

监制|邹昌平

“这是*务平台,这里都是大事”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水河镇冗袍村小小佛手瓜蓄能大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