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油香薰改善抑郁
根据焦虑和抑郁评分量表结果,将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干预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对照组:在使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芳香疗法的干预措施。干预时间:2周。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统计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芳香疗法改善淋巴瘤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为临床预防及缓解淋巴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供参考,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资料
选择年5月~年5月本院收治的淋巴癌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20~67岁,平均(32.3±6.3)岁。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68岁,平均(33.1±7.6)岁。纳入标准:诊断为淋巴瘤;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认知功能正常;自愿参与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芳香试剂有过敏;嗅觉障碍;急性呼吸道疾病或严重并发症;精神病史或不能正常沟通。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正常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具体内容:1、提高对淋巴瘤治疗护理相关人员的教育,是护理人员能够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并按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计划;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室,缓解患者的注意力、紧张等不良心理,尽全力获得患者的支持与合作;3、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且与患者家人沟通,加强家庭支持,并且向患者普及一定的疾病和健康知识。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芳香疗法进行治疗,即用一种具有镇静和镇静作用的复合精油吸入。操作方法: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觉前,从具有镇静作用的单方精油(薰衣草、甜橙、佛手柑),按1:1:1配制复合精油,用滴管装入容器中。将3滴配制好的精油涂在吸收性棉花上,放在病人的枕头上。持续嗅入2周后,责任护士完成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干预。出院后需要家属合作。负责护士每天通过电话进行干预,检查执行情况并监督。临床结果
1、对照组和实验组SAS和SDS调查结果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无重度抑郁的患者,中度抑郁1位,轻度抑郁1位。无重度焦虑患者,中度焦虑2位,轻度焦虑2位;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和重度抑郁1位,中度抑郁3位,轻度抑郁4位。重度焦虑2位,中度焦虑4位,轻度焦虑4位。实验组患者在焦虑和抑郁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SAS和SDS得分(平均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员意义。详情见表2。研究结果建议
科学研究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化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易引起毒副作用,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正因如此,淋巴瘤患者通常有恐惧和焦虑,需要给予必要的优质护理干预。芳香疗法,一种古老草药,在埃及和印度等国家已经使用了几千年,在改善身体健康、情绪和提高精神健康方面具有治疗作用,并且气味可以影响身体的力量,呼吸节奏,脉搏,身体情绪,记忆,血压和脑波。芳香疗法已用于冠脉介入血管造影术、牙科和月经相关焦虑症的治疗,并已显示可降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心理精神因素的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芳香疗法的患者,其焦虑和抑郁情况与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的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芳香疗法对淋巴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的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文章原作:医院-郝秀乔,冯蕾,宋博宁,杨向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