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母亲,在老屋后的村道,装满一车木薯,准备运到集镇去卖
母亲节组诗
总序:母亲是我们每个人的来处,是人生最初的起点,是生命中最温馨的港湾。母亲在,儿女的喜乐,宛如根一般扎实,宛如家乡的土灶一般温暖。母亲的生育,抚爱,教诲,叮咛,乃至批评,都让我们的回忆充满了无边的温情,让我们对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希望和感恩。
是为序。值此,祝愿天下阿妈快乐无忧,永享安康
母亲不知世上有这样的节日
.05.13福厦动车上
小序:网络爆屏的母亲节,我在他乡,送不了任何礼物给乡下的母亲,哪怕一束小小的康乃馨。谨以这些多年欲说的文字,献给亲爱的老母,遥祝她健康安好。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煮饭
六点钟,目送孙子孙女
走向上学的路上
六点半,或许更早
母亲就出现在我家的
田园或山坡的果园
一年四季,我的母亲
总坚守着一甲子的
作息时间表哪怕
头发已经花白
身材已经佝偻
走路的动作
已经多么艰难……
母亲给我最深的记忆
是我刚刚入学的年岁
昏*油灯下教我
识字的情景
穷人家出生的母亲
十三岁才有机会走进学校
只读了五年的书
却强记所有的声母和韵母
教儿拼读最初接触的生字
母亲给我最美的印象
是四十年前
属于她的芳华岁月
而那时我恰当童年
那时她
在只有一线微光的
泥瓦房里穿梭纺纱
在旷野的透朗日光下
晒着随风荡漾的纱线
母亲纤指扯着
绵绵柔纱的画面
是我记忆中
多么美好的光景……
但母亲老了。
那个我总觉得一直年青
的母亲居然就老了
…………
在我成年后的每一次
每一次回乡下时
总紊紊劝她别下地
也别上山操劳年轻人
才有力气做的活
但她总一边唠叨
抱怨农活永远做不完
一边仍然不倦不悔
坚持手中的事务
和家务……
看着母亲和老父
一日日变老衰老
手脚越来越不麻利
眼晴更愈来愈不好使
儿子我的心总
翻涌一堆又一堆难过
但世间有什么法子呵
能让垂垂老母
停下手心的活
远方寄回的丁点汇款
又怎能稍减她的劳作
和劳心
当全世界为一个节日而祝福
我却知道我的母亲七十五年
从不懂得有这样的母亲节
她只晓得那些传统的节日
从春节元宵到清明端午中秋
每个佳节她都如数家珍
甚至孩子们的生日
她都深深镌刻心头
但所有这些好日子
母亲不仅没有任何享受
却比平常更加劳碌
为全家忙这忙那……
母亲不懂得康乃馨的含义
也不懂得看手机祝福短信
她只祈盼孩子们安好
自己再艰难也觉心安
母亲啊,儿只能用文字
伴着这动车的轰鸣
一字字诉说永恒的祝福
这是一个佛手瓜,朴实无华,却香气隽永悠长。作家肖复兴,她的名字真好,就象慈祥的母亲
母亲节
.05.12
母亲的田园里
开不出康乃馨
只有野雏菊和狗尾草
锄了一季又疯长一季
七十几年最熟悉的
是稻香遍野果挂满园
最开心的事情
只是丰年也卖好价钱
一辈子不离乡土
孩子大了一个个飞遠
不怨艾啊,心心只愿
儿女们常报平安
母亲从不知道母亲节
但我心中总不曾忘却
这张照片,是我好朋友——湖南日报湘潭分社社长徐荣的双亲。母亲节看到这张最美的图,我想人生幸福的样子,就是双亲健康高寿,儿女心中有念想
母亲的宿命
.05.09
小序:天下母亲节,人皆怀思其母,我亦是。我母近八旬,一生劳碌,离不开田地。母亲总说,这是她的宿命!
母亲腿疾,不时发作,痛难止
打一针,第二天稍稍缓解
就下田,侍弄她的菜蔬
摘好,洗好,挑到三十里外
荔城街上,车路边摆个摊
卖了一天整,收获四十元三毛
曾经最小巧美丽的村姑
一辈子不离她的田园菜园果园
七十多岁,还上山,爬树剪枝
一不留神,掉到树下,骨折
乡医说,上石膏板固定手掌
只要一百八,但母亲执拗不肯
躺三天,又下地,总是忙不完
毕生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
即使一身是痛,脚动不得
仍离不开她的田她的地
即使衣食无忧日子且过得
还挑着菜篮,卖最贱的价钱
母亲啊,她说这是她的宿命
每个幸福童年的身边,都有个倾情陪伴的母亲
刘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