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是十个人里面九个人会存在胃部问题,其中很多都是慢性胃炎。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成分,但也不得不说,近年来我国慢性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来高。慢性胃炎在中医里属于“胃痞”、“呃逆”、“呕吐”等范畴。其发病多由于饮食不节、情志郁怒失调、脾胃虚弱、湿热瘀血内停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脾胃虚寒症状表现为胃脘部胀满疼痛、食后加重或呕吐清涎,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
常用药膳:砂仁肚条。
砂仁行气温中化湿。猪肚为脾胃要品。加入葱白、生姜散寒,共奏理气醒脾温中之效。
材料:砂仁10克、猪肚克、胡椒粉3克、葱花、生姜、花椒适量
做法:猪肚洗净、焯透去内膜备用。另在锅内放入猪肚、葱、姜、花椒加水煮熟,捞出猪肚切条;将原汤烧开,放入猪肚条、砂仁、胡椒粉及调料调味,勾芡炒匀即成。
阴虚胃热症状表现饥不欲食,胃痛隐隐,形体消瘦,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
常用药膳:石斛玉竹粥
石斛甘淡,益胃生津、养阴清热;大枣甘温,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玉竹甘平,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粳米养阴和胃生津。诸料合用,共奏益胃生津、养阴清热之功效。
材料:石斛12克,玉竹9克,大枣5枚,粳米60克。
做法:石斛、玉竹水煎,去渣取汁,入大枣、粳米同煮成粥,调味即成。
肝胃气滞症状表现胃脘胀痛,嗳气频作,恶心呕吐,口苦吐酸,苔薄白或苔薄*,脉弦。治法:疏肝和胃。
常用药膳:佛手粥
粳米养阴和胃生津;佛手其甘酸温,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诸料合用,共奏理气化痰、和胃止痛之功效。
材料:佛手15克,粳米50克。
做法:煮佛手,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
让我们一起调养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