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花,当你看到它的花形时,是不是觉得特别像如来佛祖念经时的手势呢?或许正因为花形的外观与佛祖的手势极相似,才被命名为佛手。在生活中,佛手花也是非常受人们的喜爱,观赏价值也是极高的。那么,这种佛手花难养吗?其实若想要把佛手养好,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它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以及日常盆栽管理等。以下是关于佛手花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热爱佛手花的人!
形态特征
芸香科常绿灌木,为枸橼的变种。枝具短硬棘刺。单叶互生,叶片先端钝,有时凹缺,有透明油腺点;叶柄顶端无关节,两侧无翼叶。花序短总状;花淡紫色,两性或因雌蕊退化而成雄性花。在浙江金华有白花品种,称南京佛手。花期春,秋,夏季不开花或开花少,一年开花2~3次。果长大,几无果肉及种子,果皮厚,分裂如拳(拳佛手)或张开如指(开佛手),极芳香。
生态习性
原产亚洲热带。六喜六怕;喜温暖,喜阳光,喜潮润,喜通风,喜肥,喜微酸性沙壤土;怕霜冻,怕闷热,怕煤烟,怕干旱,怕盆涝,怕粘结土。越冬室温以5~15度为宜。
繁殖方法
扦插,嫁接或高压。扦插宜在夏至前后进行,插壤用细沙及砻糠灰适量拌和,插穗选剪上年的春梢,秋梢或当年的春梢,每段长10~12公分,剪去叶片和刺,盆插入土6.5~10公分。插后浇透水,置阴凉处,并保持盆土湿润。约1个月后可生根,两个月后可发芽。
嫁接一般是在夏季前后梅雨进行。砧木宜用枸橼或枳橙(枸橙与甜橙的杂种,同一枝条上杂生有1片,2片或3片小叶的复叶),比用枸橘作玷木好。嫁接方法用靠接,易于成活。亦可于3月上中旬进行切腹接,将砧木从土面以上3.3~6.5公分处剪平削光,在边缘稍带木质处切一斜向切口,深1~1.7公分,接穗要留有2~3个芽,并将下端削成与切口等长的楔形,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绑好,培土,仅使接穗顶芽露出土面,半月后就愈合并抽芽生长。佛手亦可高压繁殖,在初春进行,两个月后就会生根,根长足后再将其剪下盆栽。
盆栽管理
盆土可用肥沃的培养土或肥沙土。盆栽时垫加约占盆深1/3的排水层。对盆栽佛手,浇水要合理,不干不浇,浇则湿透。夏天常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开花结果初期要控制浇水。坐果以后,浇水须勤。冬季要偏干。施肥宜分4个阶段进行:3~6月春梢生长期,每周施薄肥1次;6~7月生长旺盛期,也是盛花期和结果期,每3~5天可施稍浓的液肥1次,最好多施磷,钾肥;7~9月果实生长期,每10天施薄肥1次,立秋前15~20不宜施肥,以免推迟成熟,掉落小果或引起肥害;10月采果后,要控制浇水和氮肥的使用,增施磷,钾肥,以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有利第2年结果。冬季最好移放低温温室越冬。若无温室,可放在向阳暖和的房间里,室温低于5度,要注意防寒害。
佛手的整形修剪很重要。盆栽佛手当干高30公分左右时,留3~5个主枝构成骨架,达到理想高度,进行摘心。修剪宜在半休眠期进行,剪去衰老弱枝,病虫枝和枯枝。佛手的短枝大多为结果母枝,应尽量保留。夏季生长的徒长枝可剪去2/5,让它抽生结果母枝。6~7月生长的夏梢,宜适当抹芽。
秋天生出的新梢,须适当留养,以备第2年结果。佛手树上硬刺很多,也应剪去,以减少养分消耗和方便操作。在开花结果期内,应疏花疏果,及时抹去主干及枝条上的新芽。疏花首要疏去雄性花及子房发育不健全的两性花,每一短枝也只要留1~2朵子房发育健全的两性花,结1~2个佛手即行。疏果是当结果太多时,疏去一部分果实,宜在果实长到纽扣大小时进行。
佛手的常见病虫害有红蜘蛛,吹绵介壳虫,煤污病,炭疽病等,尤以结果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要注意防治。
用途
佛手花,果芳香,果形奇特,常作盆栽,用来布置室内,南方亦常地栽。花,果均可药用,佛手花能治肝胃所痛,佛手治胸闷气郁,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而且佛手花还有很特别的寓意哟,佛手象征着神圣,它就像是佛祖的手一样,寓意着为你遮挡灾难,逢凶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