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一幕:贾赦要强逼鸳鸯做小妾,贾母知道后气的破口大骂,头一个骂的竟然是贾赦的弟媳王夫人。
探春说得好:大伯子要找小老婆,小婶子如何知道?那贾母真的老糊涂了或者气晕头了吗?并不是!贾母大骂王夫人“假孝顺”背后有三层深意:
一是借王夫人指桑骂槐,痛斥贾赦不孝!作为老大哥带头惹老母亲生气,争权夺利闹家庭矛盾。因为贾赦根本不是真的看上了鸳鸯,而是看上了贾母的钱。
二是王夫人真的该骂!她刚挖了贾母墙角,把袭人收入麾下,这也是等于在算计贾母的人!和薛姨妈搞“金玉良缘”更是谋算贾母的命根子贾宝玉。
三是贾母在借机爆发,杀鸡儆猴,震慑所有人!强调自己的大家长地位威严不可撼动!潜台词就是:有老娘活着一天,这个家我就是老大!你们一个个都别想给我闹幺蛾子!我的人我的东西,谁也别瞎琢磨!
贾赦强逼鸳鸯做妾,实际是图谋贾母财产,贾赦不缺小老婆,更没看上鸳鸯
贾母生气大骂的起因,都怪贾赦!他已经五六十岁了,居然想要强逼贾母的大丫鬟鸳鸯做妾。
鸳鸯是何许人也?贾母身边的首席大丫鬟,掌握着贾母的小金库,那是贾母最得用的心腹红人,用凤姐的话说:“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
可不是呢!鸳鸯为人公道,做事谨慎妥当,又掌握着贾母的巨额私人财富!这么重要的一个人,贾母要是离了鸳鸯,等于失去生活财务全能管理系统,估计不止吃不下饭,估计连觉都睡不着了!
按理说贾赦作为贾母大儿子,袭爵做官,问老母亲要个丫鬟当小妾,其实并不算啥大事。就算鸳鸯掌握着贾母的财务,其实也没啥舍不得,毕竟母亲的好东西将来都是儿子的嘛!
可问题就出在贾母不止贾赦一个儿子,而且贾赦这个大儿子虽然袭了爵位,但是他被剥夺了荣国府的管家权。他的二弟贾*才是荣国府的大家长,负责把持管理和支配家业家产。
更可恨的是,贾母虽然让贾赦的儿子儿媳跟着贾*王夫人管家理事,可贾母把二房的嫡次子贾宝玉当成命根子一般疼爱。
王熙凤都吃醋说:“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体己只留于他……”
贾赦肯定是心里更不是滋味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当众在家宴上讲母亲偏心的笑话,讥讽贾母偏疼二房了。贾赦作为一个老头,其实并不缺小妾,他缺钱!丧失了管家权,分到的家产有限,养活这么多小妾还要应酬好困难,连亲闺女迎春都五千两银子卖了呢……
早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贾赦屋里就有一群姬妾,如果只是两三个,必然不能用“一群”来形容了;后来作者又专门写贾赦已经应付不了那些小妾们。
况素习以来因贾赦姬妾丫鬟最多……如这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愦,贪多嚼不烂,没得留下这些人作什么,因此除了几个知礼有耻的,余者或有与二门上小幺儿们嘲戏的。甚至于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的,只惧贾赦之威,未曾到手。
连宝玉的丫鬟花袭人都抱怨:“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
这说明贾赦的小妾通房已经有很多个,他年老体虚根本应付不了。根本不是邢夫人说服鸳鸯时说的:“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贾赦跟前明明是太多的屋里人了。
再说了他找小老婆也绝不是要追求“可靠”,只有小门户家里纳妾,好不容易找一个才需要考察模样性格,是不是勤快能干,因为不仅要给男主人侍寝生孩子,还要伺候女主人当大丫鬟使用。
贾赦这个级别的贵族官老爷,身边服侍得各种丫鬟小厮、男仆、婆子一大堆,干什么得都有,他得小妾就是要娇媚、年轻、漂亮、有情趣,能娱乐就可以了,就像秋桐那种,无脑轻浮但漂亮懂风月。
糟糕的是,鸳鸯不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鸳鸯虽然漂亮,但不是绝色美女,而且年龄已经十七八岁了,也不算年轻了。她得贾母看重,靠的是她聪明能干,她的性格更是被凤姐认证为“可恶”,就是有主见,不会讨好人的那种硬脾气。
这样一个丫鬟,完全不适合做小妾,甚至如果不是出身受限制,鸳鸯连荣国府这样门第的当家媳妇也是有能力做的,她的心机谋算绝不在王熙凤之下。
所以说,贾赦根本不会找鸳鸯这样的女人来添堵,他搂着秋桐风花雪月,喝酒听曲不香吗?但是他想要算计贾母的私人财产,贾母有多少私房钱?金银几箱?银票几张?房屋地契有多少?金玉器皿有几箱?
恐怕贾母这七老八十的人根本没有鸳鸯记得清楚,贾琏跟鸳鸯借当的时候,为啥专门提起贾母屋里的“蜡油冻的佛手”?就是想看看鸳鸯到底有多精明,结果很久之前的事了,鸳鸯说得清清楚楚。
如果贾赦真得到了鸳鸯,就算鸳鸯当了姨娘,不能再伺候贾母。那将来贾母归西,贾赦和贾*分财产的时候都可以占很大的便宜啊!
可是鸳鸯她心里也明白,贾赦就是拿她当由头搞事情,想问贾母要钱。鸳鸯没有选择,她必须要以死抗争,因为如果她答应了贾赦,她在贾母这里就没活路了。
贾母对鸳鸯是这么评价的:“她还投主子们的缘法,也并不指着我和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银子去。”如果鸳鸯做了贾赦的姨娘,贾母头一个就不会放过她,这等于吃里爬外,背叛主子呀!
鸳鸯不会那么想不开,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指不定贾赦还死在贾母头里呢?何况她嫁给贾赦当小老婆,哪里比得上给贾母做大丫鬟体面光辉呢?
鸳鸯懂得,贾母自然更懂了,所以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就是:贾母给了贾赦一笔钱了账,这就是缺什么就给什么,管家权不能给,钱是可以给一些,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贾赦也只好花八百两银子又买了个小老婆,算是给贾母一个交代。
王夫人该骂!她偷偷挖走大丫鬟袭人还想操控宝玉婚事,都是在算计贾母的人
鸳鸯非常聪明,她是贾母调教出来的人,深知荣国府这种公府豪门的生存规则,她再得宠也不过是个丫鬟奴婢,大老爷贾赦要她,她其实是没资格拒绝的,仅有的指望就是贾母。
所以,鸳鸯拿了把剪子,在贾母面前以决绝的态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她坚决不离开老太太!鸳鸯甚至不惜发下毒誓:贾母活一天,她伺候一天,贾母将来归西了,她就出家当尼姑去!这就是在用激烈且不容置疑的态度表忠心!
贾母喜欢的就是鸳鸯这份忠心,一个又忠诚又聪明能干的大丫鬟,贾母再难找这种得力的人。像花袭人那种虽然也聪明能干,但背叛主子就跟喝凉水一样随便的奴才,也是贾母厌恶嫌弃的。
贾母看见了鸳鸯剪发拒婚,忍不住就想起来前不久背叛自己投靠了王夫人的花袭人。在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因为袭人的花言巧语,把她当成了知心奴才,擅自做主从贾母屋里挪走了袭人的编制。
王夫人也没给袭人新的编制,而是把她放在自己手里拿捏,袭人的工资都从她的月钱里扣除,并且提前给袭人享受姨娘的工资待遇。
更可恶的是王夫人把袭人挖走之后,既明着让王熙凤给贾母重新换上一个大丫鬟,去汇报此事,又不自己去告诉贾母,还不让袭人去给贾母磕头。
这就相当于贾母吃了一个哑巴亏!王夫人是当家主母没错,但是她的权力是贾母这个婆婆赋予的,家里有大事王夫人依然要跟贾母汇报。如今王夫人擅用自己的人事权,挖了贾母的墙角,贾母嘴上不说,心里必然是在意的。
这不仅是一个袭人毛丫头的事情,这关系到贾府婆媳间权利的博弈此消彼长。贾母作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贵夫人,肯定不会明着跟王夫人发作,说:你不能自作主张动我的人!
但是,她憋着一口恶气呢!正好借鸳鸯这件事发泄出来!王夫人就挨了这一顿臭骂!
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贾母这一段话,看上去是在说鸳鸯的事情,但是套在袭人的事情上也毫无违和感!因为袭人也是贾母调教出来的毛丫头,借给宝玉使用的得力能干之人。
贾母根本无心让袭人给宝玉做妾,所以一直把袭人的编制留在自己的屋里。她是让袭人去做年轻嬷嬷给宝玉伺候吃喝拉撒的,贾母真正给宝玉选中的美妾是晴雯,所以同样是贾母屋里的丫鬟,晴雯的编制早就过户到了宝玉屋里。
王夫人把袭人挖走,自作主张给了许诺她将来给宝玉做妾,其实就是盘算了贾母的人。贾母骂王夫人一点儿也不错,王夫人确实该骂!
王夫人被骂之后,薛姨妈也非常尴尬,不仅是不好劝了,而且都不想奉承贾母了。因为她也在盘算贾母的人,贾母身边除了这些出色的丫鬟,还有一对得宠的“玉儿”。薛姨妈搞的“金玉良缘”也是在算计贾母的人,只不过这个人不是毛丫头,而是贾宝玉。
贾母借鸳鸯的事情骂王夫人,警告她不要打错了主意,弄走了袭人也就算了,背叛主子的奴就不跟她计较了,也不过是给宝玉做个妾而已!但是鸳鸯这样的忠仆她必须得护犊子!至于宝玉、黛玉这一对心肝宝贝,她更是要护着!宝玉妻子的人选她必须说了算!
薛姨妈并不傻,她看到了贾母决绝的态度,感到金玉良缘执行难度飙升!所以回屋里之后就不想再来伺候贾母了。小丫鬟来请她去跟贾母打牌,她头一回推拒:“我才来了,又作什么去?你就说我睡了觉了。”
贾母发怒护犊子是在强调自己的家长权威,这是她维护自己权力的手段
贾母是贾府里的最高的女家长,宁荣两府都要管她叫一声老祖宗。虽然她已经退居幕后,但是她从来没有真正的撒手不管事。她也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来强调自己家长的权威,比较常用的手段就是找由头骂一骂这些当家掌权的儿孙和媳妇们。
算一算《红楼梦》中贾母骂过的人都是掌权者,除了鸳鸯拒婚这一回的王夫人、邢夫人和贾赦之外,还有贾*、贾珍、贾琏。也就是说宁荣两府里的掌权者都被贾母臭骂教训过,所以谁敢不尊重贾母呢?
贾母骂贾*是在宝玉挨打那一回,一句“没生好儿子”骂的贾*无地自容,不顾身份当众给贾母哐哐磕头认错,哭得稀里哗啦;贾母骂贾琏是王熙凤生日那一回,骂的贾琏不敢闹事,乖乖给王熙凤赔不是;贾母骂贾珍是因为宝玉被贾*揍了一顿,这事儿还是薛蟠说的:“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
贾母作为荣国府第二代当家主母,她的丈夫贾代善死后她就是大家长了。在“孝道”大过天的封建社会,贾母理所应当地享受儿孙们的孝顺。
但是,她的权力也会在不断地下放中会流失,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贾母要持续保持自己的权威,就必须要拿“孝道”来弹压这些儿孙和媳妇们。她压制住这些掌权者,下面的人自然不敢不服了。
贾母都这么大年纪了,要权力干啥呢?一方面是权力这种东西是有瘾的,贾母掌舵荣国府几十年,不舍得放弃家族里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权力可以让贾母自保并且保护她在意的人。
贾母有权威才能掌握荣国府家族发展的大方向,让当年荣国公制定的“武荫转清流科举”的发展策略不被毁掉。
试想如果贾母真的彻底啥事儿不管,不让贾*当家,说不定荣国府早就被贾赦败光了;如果贾母没把元春自由教养的贤孝才德,就不能进宫当贵妃,贾府也不可能又穷途末路这一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回光返照了。
如果贾母不是这么有威严,林黛玉一个孤女在荣国府能随便怼周瑞家的和李嬷嬷吗?能想吃燕窝就吃燕窝吗?宝玉能厮混内帏长到十几岁,和心爱的姑娘谈恋爱吗?简直就是做梦啊!
说不定王夫人早就做主给宝玉定了金玉良缘和宝钗结婚,好拿薛家的银子堵贾府的财*窟窿,给宫里的元春送钱呢!反正宝玉这个德行,科举也没啥指望,连贾*都放弃治疗了啊!
这是贾母绝不允许出现的情况,她要是控制不了大局,将来去那边也没法跟丈夫交代。所以贾母必须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必须不能让金玉良缘得逞。
贾母对宝玉婚事的操控欲非常强势,尤其是正妻人选方面,根本就是不允许王夫人做主的地步,每次王夫人要露出一点儿苗头,贾母都会火速给她掐死。
端午节赐礼,宝钗和宝玉一样,结果贾母清虚观打醮立马表示宝玉不能早婚,她说了算!薛家又来了个宝琴,贾母立刻逼着王夫人认干女儿,还带着宝琴这个义女去观望贾府宗族的祭祀,还借着宝琴虚晃一枪要提亲,更是把宝钗这个在贾府呆了七八年的薛家长女贬的无地自容。
贾母其实也不是必须要让宝玉娶黛玉,但是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那只能是黛玉,就算黛玉没熬到那天早夭了,贾母也会让贾*选一个李纨这样的清流书香门第姑娘给宝玉做妻子。不管宝玉能不能考上功名,反正贾府二房要往清流转型的方向不能变。
宝玉就算将来捐个官儿当当,只要他的妻子是林黛玉,他就可以凭林如海的身后名锦上添花;他就算娶李纨的妹妹,或者穷的叮当响的邢岫烟,也不算辱没家门。而娶薛宝钗,简直就是给贾府祖宗脸上抹黑,到时候京城权贵圈会嘲笑贾府钻进了钱眼里。
因为,贾府第四代对外吸金的任务是默认由贾琏这个仕途无望的人承担,王熙凤是带着丰厚的嫁妆高嫁的。当年贾*如果不是被荫封,肯定也不会娶嫁妆丰厚,胸无点墨的王夫人。
以上就是贾母在鸳鸯拒婚事件中,首先破口大骂王夫人的三层深意。王夫人原本就得罪了贾母,活该被骂。而且她当家主母的身份实在太适合贾母拿来指桑骂槐,杀鸡儆猴了,重振自己的声威了。
贾母这么做还可以很好的缓冲一下她和贾赦的关系,让怒气没有全招呼到贾赦身上,毕竟是年纪大了又做官的大儿子,总是需要留情面的。至于王夫人一个内宅娘儿们做错了事被婆婆骂了也没啥。
所以,贾母并不是糊涂了,一箭三雕,她可真是比谁都清醒呢!
青松鹤鸣/特约供稿
全网统一ID:南山橘暖读书时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