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标对乌龙茶的品质要求来看,浓香型或清香型与滋味浓度、爽口度,没有必然关联,外形对香气和滋味影响也不大,只是相对来说:
清香型和紧压工艺的乌龙茶,可能滋味会更浓,佛手和白芽奇兰滋味的浓度,整体不及水仙;
颗粒状和浓香型,更容易表现出口感厚的特点;
清香型更容易表现出鲜爽的特点,一般爽口的感受来自轻微的刺激性、收敛性。
从佛手主产区永春县的茶叶加工企业们,对佛手茶品质的要求来看,他们对佛手茶的理解,既有“颗粒状的佛手茶,香气更馥郁”这种对细节的丰富,也有不同于国标的,对滋味浓度和口感的判断:
清香型的佛手茶,口感更厚,更爽口。
浓香型的佛手茶,滋味更浓,口感更柔和。
从理论来说,发酵(酶促氧化)重的浓香型乌龙茶,香气和滋味可能更浓,口感更厚;焙火重的浓香型乌龙茶,滋味物质损失较多,滋味的浓度和丰富度可能偏弱,但口感可能偏厚。
从品饮感受来说,清香型的茶,具有一定的浓度、耐泡度、稳定度,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不错的厚度。浓香型的茶,也有耐泡度和浓度,但缺乏稳定度,几泡之后,常呈现出粽叶汤的特点,变得沉闷。相对来说,浓香型的茶和滑这个口感形容,更为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