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作者陈洪标撰写
每次吃完橘子,都会看看手机里他们画的掰开的柑橘,我总想从画面中找点毛病出来。
↑上图为三位画家笔下的柑橘。
我是个挑剔的人。但是在他们画的柑橘面前,每次看完,只会咽口水,到目前为止还挑不出什么刺。
我在想,他们为什么能把柑橘画得这么好,好到看了他们的画,嘴里就会有反应。
古有望梅止渴,那只是个传说,而今看橘画生津,却是真的。
能把柑橘画得这么神的,是下面这三位比较有名的写实画家,当然不止这三位,民间高手如云。
第一位画家叫薛广陈。
↑上图为70后写实画家薛广陈。
薛广陈这个人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他老爱画李子、柿子、桃子、柑橘等水果。
有人研究发现,这个70后很喜欢画破红砖,还喜欢画大白菜,画大白菜也不只是大白菜,而是把大白菜放在破红砖上画,还在大白菜上画几只小虫什么的。
↑上图为薛广陈的油画作品《豆蔻年华》,画了放在破红砖上的4个水蜜桃。
↑上图为薛广陈的油画作品,画了放在破红砖上的李子,5个红的和3个青的。
薛广陈还喜欢画破红砖上绿藤蔓延的小花卉和水果。有人说他这是在破红砖与果蔬之间的反差中,获取反冲效果;有人说他是在炫技。
别人怎么说不去管它。薛广陈在画的水果中,柑橘画得很特别,只画了半个剥开的柑橘,边上还画了几颗紫葡萄,和白玉兰花瓣与花梗等作陪衬。
↑上图为薛广陈油画作品,画了剥开的半只柑橘。
画面上的主体是那半只淡*色的柑橘,白色的橘络,中间的飘瓣开裂,汁胞颗粒饱满,大小不一,瓤衣上还有一滴滚圆饱满的果汁,汁胞里还有一颗青色的橘核。橘皮上的油脂腺,和橘皮橘瓤撕开的痕迹,都清晰可见。
↑上图为薛广陈油画作品,画了掰开的半只柑橘,局部放大图。
这幅把半个橘子画得如此逼真的油画作品,拍卖了17万元。
第二位画家就是我们国内的写实大师冷*。
↑上图为中国写实大师冷*。
冷*画的柑橘作品,是一只印花瓷碗里面放了两只柑橘和剥开的半只柑橘,画面没有薛广陈那么复杂。
柑橘颜色赤红色,果皮疙疙瘩瘩粗糙感强烈,橘皮上油脂腺小而细密。从外形上看酷似丑八怪。
↑上图为冷*画的柑橘的油画作品。
对橘子的刻画也不一样,一只橘子上画有橘梗残留,一只是橘字头部臃肿凸起,而掰开的半只橘子更加逼真。瓤衣起皱,瓤壁肥厚,中间的橘络立柱,色白如絮,尤其对细密的汁胞的刻画颇见功底,上半部分背光,色泽暗红,下半部分则色红晶莹透亮。
↑上图为冷*画的柑橘的油画作品局部放大图。
从柑橘的外在形态和剥开的内在结构的刻画上,都胜于薛广陈。这幅作品的拍卖价格也高于薛广陈那幅作品,卖了80万。
第三位画家叫卢奇安诺·文特罗恩(LucianoVentrone)。
他比冷*大21岁,比薛广陈大31岁。
卢奇安诺·文特罗恩是意大利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号称意大利“*才”。
他画的柑橘,装在一个藤编的篮子里,满满的一篮子。
↑上图为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的柑橘的油画作品。
上面7只朱红色的柑橘形态各异,果皮上的油脂腺像已冒出油一样油亮,5只剥开的柑橘,果皮、瓤瓣都差不多,重点刻画了飘瓣中间部分,空隙大小不一,有涨裂的有紧缩的,橘络立柱形态各异。
如果这幅与冷*不分上下,那么下面这一幅就可以立见高低。
↑上图为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的柑橘的油画作品。
画面上是一个果盆,边上有一串紫红的葡萄、李和风干的叶子,中间的主体是一只橘子和剥开的半只橘子,亮点是剥开的瓤瓣里面,底部位置还有一只小橘子。
能刻画出这橘中橘的,充分说明这位画家很注重生活的细节。就凭这一点,就可以完胜冷*。
不知你吃柑橘的时候,有没有吃到过这种柑橘?我吃到过,所以当我看到这幅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卢奇安诺·文特罗恩还画过这种类似金华佛手的柑橘,画面上对果形的刻画、衔接部分的颜色表现都很细腻很丰富,这方面的功力也胜于冷*。
↑上图为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的柑橘的油画作品。
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一幅这样的作品,平均用时都会在小时以上,相当于四五个月。至今他已创作了近幅作品,目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收藏。
艺术来源于生活,技法到最后大家都能达到一定的层次,都差不了多少,这个时候就看谁的洞察力敏锐,对生活的感悟更深。
↑上图为卢奇安诺·文特罗恩画的柑橘的油画作品。
对这三位画家画的柑橘作品,你觉得谁的水平最高?欢迎留言,发表你的观点。
本文作者其他精彩文章:
雕花做腻了改画写意画,油漆做腻了改画工笔画,都成了国画大师!
范曾画《老子出关》不止百幅,就这3幅最贵,从万到万
他用嘴写字苦练30年,万字金粉小楷,堪比王羲之《曹娥碑》
连画3幅红柿子,还不过瘾,再加一只举前足的螳螂,这下冷*服了
他的超写实画比冷*还牛,用薄纱画了天的肖像,透明轻盈如烟
本文系原创,由长篇名家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作者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