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探究礼物馈赠活动对是红楼梦独特的
TUhjnbcbe - 2023/1/24 23:00:00

《红楼梦》在传统小说的叙事手法上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作者打破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觉和把握现实人生,又以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感知艺术地表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书中相当一部分的礼物馈赠活动体现着本书独特的叙事艺术,用这些活动和礼物与象征的手法、“草绳灰线,伏脉千里”的方法,塑造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并将大大小小的事件、人物与矛盾串联起来,共同显示出贾家的荒谬和败落的趋势。

87版《红楼梦》剧照

送宫花埋设伏笔,铺垫剧情

《红楼梦》有一种十分常见的写作手法——一击两鸣,即明写一人或一事,但实际关涉两人甚至多人或者多事。

这样的手法能增大文字的信息量,并能加强人物之间的联系,突出人物的特色。书中常常通过礼物馈赠活动关涉多人多事,加强矛盾,突出人物性格,最典型的就是第七回送宫花事件。

87版《红楼梦》剧照

首先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和不同态度展现贾府下人的势利,引出贾府主仆之间的矛盾。薛姨妈遣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是三春、黛玉和王熙凤。

这样安排是因为送礼时收礼人家未出阁的姑娘是最尊贵的,所以先送给三春;林姑娘是贵客,且是贾母的外孙女,深受贾母喜爱,因此第二位;最后凤姐是贾家媳妇,又是自己的侄女,是自己人,所以放到最后一个。可是周瑞家的却私自改变顺序,先去了三春、凤姐处,将寄住在贾府的黛玉放到最后一位。

87版《红楼梦》剧照

并且周瑞家的到黛玉那里笑着掀开帘子就进来了“林姑娘,太太着我送花给姑娘带”,其态度显得随意并且不甚恭敬,与送到凤姐、三春处的恭敬态度形成对比。

周瑞家的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要试探这位初来乍到的小姐城府的深浅、心中的底线,若是黛玉不谙世事并无察觉,那么周瑞家的等下人此后就可以对黛玉敷衍怠慢,正如贾母说过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

可是心思玲珑的黛玉看穿了他的目的,直言“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只能尴尬的在旁不言语。

这样试探主人深浅的例子在后文还有许多,比如五十五回探春管家时被下人试探、迎春因为懦弱也被一再试探底线,甚至他的奶娘敢把她的金凤卖掉。贾府下人的过分势利、看人下碟的整体形象在第七回便已初步显现。

87版《红楼梦》剧照

另外,周瑞家的将宫花送到凤姐处,凤姐转送给秦可卿两只宫花,昭示凤姐与可卿的关系亲密,引出下文秦钟出场和凤姐协理荣国府,秦钟出场后又引出宝玉和秦钟相互欣赏,后入私塾引出贾瑞、贾蔷等几个相关人物和他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侧面展现贾家年轻人作风的糜烂。

87版《红楼梦》剧照

凤姐协力荣国府则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凤姐的手段在这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贾府中的一些不可告人的丑事也通过这件事中的几个人物的反应隐晦地表现出来,此后贾府中各种人物及其矛盾开始逐步地、明显地浮出水面。用送宫花这一个事件引出下文,下文又引出更多的事件和人物关系,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扇形写作方法构成了庞大的红楼世界。

四件礼物爆发式揭示贾府下人的矛盾

六十回则通过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和茯苓糕为礼进行的礼物馈赠活动,串联了蕊官、芳官、贾环、赵姨娘、夏妈妈、柳五儿、柳家的、司棋和林之孝家的等一系列贾府底层人物,戏剧化地展现了他们上演的闹剧。

87版《红楼梦》剧照

茉莉粉事件中芳官将蔷薇硝换成茉莉粉送给贾环,赵姨娘发现贾环被骗以后受夏妈妈的挑唆大闹怡红院。

这一部分着重刻画了赵姨娘这一悲剧形象,身为“奴产子”的她出身十分低下,与出身高贵的王夫人形成鲜明对比,天然就处于劣势。

并且封建社会中妾只是一个半主半仆的角色,这层身份既不让上层正室待见,又不能让下层仆人服气,再加上赵姨娘本身的性格缺陷,使得赵姨娘在贾府中不仅被贾母、王夫人等人讨厌,子女也对她不服甚至践踏,在这场闹剧里芳官等一众仆人甚至敢对她出言不逊,大打出手,赵姨娘在贾府的心酸处境和悲剧形象正是在贾府的勾心斗角、弱肉强食和踩高捧低的风气下造成的。

87版《红楼梦》剧照

茯苓糕事件中柳家的将芳官送给柳五儿的玫瑰露送与娘家后得来茯苓糕,柳五儿又转赠芳官引来审案闹剧,当林之孝家的将柳五儿扣下之后,众多与柳家的有矛盾的底层下人粉墨登场、落井下石,给读者展示了贾府底层下人之间的暗潮涌流。

这一回通过四个礼物馈赠活动串联了五十八回到六十二回出现的小人物与他们之间的矛盾,笔触伸向了贾府的角角落落,酣畅淋漓地展示了下人之间如蛛网一般的利益集团和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与矛盾。

87版《红楼梦》剧照

如果说五十五回之前的章节着重描写的是贾府主人之间的腐败,那么由六十回这些礼物馈赠活动贯穿的五十八回到六十二回就展现了贾府仆人的矛盾,由此,贾府大厦将倾的局面完全展现。

礼物馈赠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

《红楼梦》常用礼物馈赠活动塑造人物形象,开篇第七回就用送宫花初步塑造了黛玉的敏感、宝钗的朴素、凤姐的地位和贾府下人的势利等众多形象;二十六回程日兴送给薛蟠的四样食物也生动地塑造了这一善于钻营的商人形象;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带来的粮食瓜果更是体现了其知恩图报的善良品性。

87版《红楼梦》剧照

不过,用礼物馈赠塑造的最典型形象还属北静王水溶。在《红楼梦》中北静王出场次数寥寥却贯穿始终,给人深刻印象,北静王的每一次出场或者被提及几乎都伴随着礼物馈赠活动,正是这些礼物成功塑造了北静王平等待人不拘礼教的形象。

二十八回,蒋玉菡送与宝玉的茜香国大红汗巾乃是北静王所赠之物,蒋玉菡只是一个戏子,在封建社会,戏子优伶是最低贱的底层人物,可是北静王并不轻视他,而且还以珍贵礼物相赠,北静王平等待人、不顾忌礼法束缚的形象一下子就跃然纸上了。

87版《红楼梦》剧照

又比如十五回北静王与宝玉初次见面,北静王送给宝玉鶺鸰香念珠一串作为贺敬之礼。鶺鸰香念珠是皇帝赏赐北静王之物,北静王更是腕上携带、片时不离身,但是他却能无视自己与宝玉之间的地位差别,毫不犹豫的将这一珍贵礼物赠送给宝玉来表达自己对宝玉的喜爱,便可看出北静王真挚交友的态度。两件礼物沟通了王爷与戏子、白身之间的友谊,有力地塑造了北静王不拘礼教的形象。

另外四十五回宝玉夜探黛玉时身穿的北静王送给他的玉珍蓑衣、金藤箬笠和沙棠木屐还塑造出一个虽宦海沉浮多年但是却在心中保留一方精神净土的形象。

87版《红楼梦》剧照

宝玉提到北静王下雨时空闲在家也是这样穿戴,不难想象出一个洒脱不羁的美少年是如何在家中实践自己的精神美学的,无论*事官场中怎样作为,在家中,在自己的精神领地内,他拥有着并履行着自我的独立思想品味。

这些礼物成功地塑造了北静王这一形象,他不仅有风流潇洒、可亲可近的品貌气质,更是汇聚在维护“人性”旗帜下的宝玉、蒋玉函、柳湘莲这群情种的精神领袖。

红麝香串、松花汗巾、柚子隐喻人物命运

《红楼梦》用礼物馈赠活动暗示人物命运是本书叙事手法的又一特点,礼物交换作为伏笔,暗示人物的命运,比如二十八回元春赏赐给宝黛钗的端午节礼、蒋玉函和宝玉初见的礼物馈赠和四十一回巧姐与板儿之间无意的礼物交换。

87版《红楼梦》剧照

二十八回中,元春赏赐给宝玉和宝钗相同的礼物,即宫扇、红麝香珠、凤尾罗和芙蓉簟,而元妃赏赐给黛玉的只有扇子同数珠儿,元妃这样的赏赐分配既表明了自己对宝玉婚姻人选的想法,也让宝玉和宝钗的联姻有了巧妙舆论,得到了类似尚方宝剑的承诺,这份礼物也成为了皇权对贾宝玉爱情、婚姻主宰的象征。

87版《红楼梦》剧照

同样在二十八回,宝玉与蒋玉函初见同样用了这样的叙事手法。二人初见互赠礼物,宝玉送给蒋玉函的是一条松花汗巾,这条汗巾乃是袭人送给宝玉的礼物,蒋玉函送给宝玉的茜香罗后来也因为赔罪送给了袭人,最终,像是蒋玉函与袭人进行了礼物交换一般,蒋玉函得了袭人的松花汗巾,袭人收了蒋玉函的茜香罗。

这处奇妙的礼物交换暗示了蒋玉函与袭人的未来的姻缘,同样也象征了无论是袭人还是蒋玉函最终都“与公子无缘”的命运。

87版《红楼梦》剧照

四十一回用两小儿的礼物交换暗示两方人物的缘分。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望王熙凤,巧姐抱着一个大柚子玩,见刘姥姥孙儿板儿手里拿着个佛手,便要。”

丫环就哄着板儿把佛手给巧姐换了柚子,柚子又香又圆,与“缘”相通。再结合前文刘姥姥打秋风,凤姐走心施善,两次礼物馈赠活动都显示了凤姐与刘姥姥、巧姐与板儿、刘姥姥与巧姐之间的缘分,也正是凤姐的善举积得阴功才能让巧姐后来被刘姥姥接走,改变她被卖掉的命运。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究礼物馈赠活动对是红楼梦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