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罗了一部来自年的日本纪录片,名叫《中国之食文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策划,日本岩波映画制作所制作,于中国完成摄影取材。一共五集,分别介绍了北京,广州,江浙沪和四川这四地的饮食文化以及中式料理的烹饪技艺。
天安门到如今已有35年的历史,小编不才为九零后,这部片子的年纪比我都长,但仔细观看,却仍能感觉到当时人们美好的精神面貌,而今天就来讲讲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平民之味,宫廷之味》。
平民之味三餐皆小亦可度生
隆福寺大街作为北京明清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自由市场,汇聚了无数的商贩和手艺人。
在当时是十分出名的小吃街,比较特色的便有两色馒头、焦圈儿、油条,豆浆、豆汁、豆腐脑等等。
片中呈现了众多十分珍贵的摄影素材,即将开始一天工作的工人们会组团,三五成伙地来到这里享受美味的早点,并开始一天的劳作。
宫廷之味端庄大气垂涎欲滴
虽然在之前小吃的介绍上,旁白一直强调“小麦粉制品”,北京风味充满碳水的事实是瞒不住了,但来自宫廷的御膳一定能让你大开眼界。
其中着重介绍的便是“仿膳饭庄”和“听鹂馆饭庄”。其中,“仿膳饭庄”如今还在北海营业,此饭庄建于年,到如今已经历经95年,很快就会成为真正的百年老店。
芙蓉燕窝,红烧熊掌,凤尾鱼翅,乌龙吐珠,金鱼鸭掌,青蛙鲍鱼,一品豆腐,豌豆*,芸豆卷,小窝头,烧佛手。
不开玩笑的话,小编在看这集的时候真的是看饿了的,当一个个珍稀的食材被处理成如此美丽的菜品,可以说是最早的“舌尖上的中国”了吧。
再看看“听鹂馆饭庄”的招牌全鱼宴!选用的全都是昆明湖内养殖的精品鱼种!
金鱼卧莲,宫门奉鱼,活吃昆明湖鱼,七彩鱼丸,金水渡舟,金鱼戏水!太令人想吃啦!
北京烤鸭国之瑰宝名不虚传
接下来登场的是传遍中国的“北京烤鸭”,这可不是现代被无数供应商炒烂的速食烤鸭,在当时可以称得上为北京最有名的美食。
需要人工在炉边时刻查看,不停翻滚,十分考验厨师的功力和准确度,比起现在自动化的烤箱,或许费时费力,但烤出来的鸭子光是看着就让人十分心动了。
“全聚德”这个名字代表的不仅仅的北京烤鸭,还有北京最出色的烹调手段。
涮烤羊肉聚会必备唇齿留香
作为老北京的标志之一,铜锅涮肉自然不能漏下,也是广为传播的清真菜系之一。
这个就不用详细介绍了,老北京铜锅底久涮不淡,羊肉久涮不老,合起来配上麻酱蘸料简直双剑合璧,天下无敌。
如果来北京的游客们不想吃遍地的外地菜馆,那么铜锅甩肉一定是您的第一选择。
说了涮肉,自然不能不说烤肉,在片中介绍了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烤羊肉手法,在铁板上面烩烤羊肉,配上葱花调料,满屋飘香,可以让师傅帮忙烤制,也可以自己找个小铁板进行烤制。
仔细想想,艾玛,这不就是葱爆羊肉的烤肉自助餐吗,原来在八十年代就有出现,也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经商思维,倒是现在这种烤制方法已经十分少见了。
北京菜的源头大多来自山东省的鲁菜一系,以风味浓厚为特点,可能这也是河北地区人们为了抵抗严寒而需要大量储备能热为主。
山东鲁菜和山西面食均在片中有所提及,北京汇聚众家之长,经历了数代的演变发展,逐渐发展为了具有自身特性的风味美食,这也证明我“大吃货帝国”的核心精神!
那么关于《中国之食文化》的第一集北京美食就分享到这里,后续还有更新剩下的部分,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观赏~都看到这里了,方便可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