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小寒,冻成一团」,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就要到来了:伴着腊月,伴着三九、四九天……每一个名字,听起来都这样寒冷,该冷总归要冷,别惧怕此时的寒冷啊!这是好事,寒冷让阳气更好地封藏,此时藏得深,来年春天才能生发的更好。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最冷的时候,不去扰动阳气,好好固护肾精,春天便不会因为虚火而生病。
那么,如何度过这一段「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时光呢?
1、阳气至藏好读书
大寒入四九,「三九四九,在家死守」,阴冷的时节,倘若天气不好,冬阴寂寂,推出门不如翻开一卷书。阳气越是内敛的时候,内心越是安静,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也最好,外面色彩暗淡,正好打开一片内心的斑斓,给精神世界一片丰富。
2、越冷,越要暖自己
有外面的天寒地冻,身或心才有的温暖如春的幸福,你的幸福是什么呢?一件暖衣,火锅,拥抱,屋子内午后的阳光?
无论有没有人爱着你,爱自己总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先来暖自己把:
吃得暖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冬天,一碗热粥,总是最能熨帖肠胃。大寒,正是一个特别适合喝粥的季节。
冬季喝五豆粥。选豆泡豆,第二天一早便煮粥熬豆。红豆养心,*豆健脾,白豆(白芸豆)润肺,绿豆益肝,黑豆补肾,五色应五行、养五脏,预示着来年的日子如豆子般圆满和美。
所谓“大寒迎年”,民间有“食糯”、“喝粥”的习俗。
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碗健脾补肾的八宝粥。
冬天早餐这样吃,记性好了,脾肾强了,免疫提高了!
食材:枸杞10克、山药30克、黑芝麻10克、白果5克、芡实30克、核桃10克、板栗10克、黑米30克。
做法:
1、芡实和黑米提前一晚加水泡透。
2、白果、板栗去壳,浸泡1小时,山药片洗净浸泡1小时。3、黑芝麻放入锅中,干炒一下,炒出香味。
4、把这些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熟成粥即可。
枸杞、核桃仁、山药、板栗补肾功效突出,芡实、黑米有益气作用,白果可以敛肺气、缩小便。经常服用这碗八宝粥,不仅能补肾益气、健脾养胃,还有抗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对健忘、腰腿不利、尿频等症也有一定帮助。
不仅是大寒这天,老年朋友们平时也可以常煮此粥,牙口不好的朋友们要煮的烂一些,更易消化吸收。
整个大寒都可以多喝粥,多一些豆类,豆类是植物的种子,都可以补肾填精,又可以健脾。
穿的暖
此时人体有些关键部位,容易受寒,要重点保护。
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特别是在有风的时候,戴上帽子。外面越是冷,人体从头部散掉的热量越是多,也有人说这里好像是暖壶盖儿,一定要塞住,别让热气跑走了。
后颈、肩背是阳气升起的地方,围脖多绕上几绕,让容易受风的地方都护住。
腰腹是储存阳气的地方,穿一件贴身的马甲,或是背心,避免露出后腰和肚脐。
膝部、脚部、脚踝是缺少阳气护卫的地方。这里的脂肪最少,穴位又多,高腰的厚袜子,有护膝的秋裤是最好的。不要为了所谓的美丽冻人而露出脚踝,脚踝皮肤薄,经脉多,寒气会通过脚踝,进入身体。经常在外面行走,鞋底厚一些,避免地表的寒气从脚底进入。
3、大寒进补,补阳气
已到了“进补”的好时节,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
百岁国医路志正路老早晨3片醋泡姜,可以强健脾胃,增强食欲。少得感冒,而且还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食物吃进来,需要脾胃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输布给身体,为身体带来足够的能量,人的先天就像一罐子煤气,只能省着用,但是可以把脾胃来调好,用后天来养先天。
脾胃阳气充足,运化食物的动力就充足,阳气充足,人的湿气寒湿也就散的快,就像是太阳出来了,云开雾散,山岚间的湿气也不复存在一样。身体里的小太阳振奋了,才有力量去祛除湿气。
活血化瘀,更燃脂瘦身:
中老年人入末伏节气后,出汗多,血液粘稠度升高,再加上室内外忽冷忽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
醋中含有醋酸,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还有助于脂肪的燃烧,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而姜呢,生姜中有很多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积,人们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
这样一想,醋泡姜简直是双剑合璧,斩断脂肪的能力倍增啊。
难怪我最近吃醋泡姜之后,到了中午都不觉得有那么饿了,姜让人胃口大开,而每天早餐都固定几个内容,并没有增加饭量,血糖上升的缓慢,饱腹感增加了。
补肝阳:
中里巴人认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强烈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促进消化。而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早上就吃三片,酸的过瘾,辣的温顺。孔子也是爱姜之人。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凡事都不要过量。
姜吃完了,还会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过的醋,更加开胃、助酸、止痛。
如果你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严重缺乏,或是吃的太过油腻的时候,腹泻的时候,都可以喝上一点,缓解不适。
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我们找了很多供应商,试吃之后,这款最满意,最打动我的是无添加,良心手作醋泡嫩姜。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一大早就胃口大开的感觉太爽了,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
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湿热质的我,吃了三天,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吃姜的量要控制。特别提示,吃姜的量很重要,“吃几片就能达到健脾升阳、补益肝脏的功能,不要吃太多。姜性温,如果吃得过多会刺激胃壁,增加胃热,效果就相反了。”
注意:
1、糖尿病人建议不加糖或者少加糖。
2、建议早餐食用,每天三片即可,不宜多。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吃,不建议空腹吃。
常吃三黑
黑色入肾,常吃黑色食物有助于补肾养精。冬至后多吃一些冬天真正的蔬菜。土豆,山药,萝卜,红薯,胡萝卜……土生土长,最得土气,沉甸甸的根菜,还可以补到中气。还有结成的坚果:栗子、黑芝麻、核桃、松子……补益肾气。
01,黑米
黑米外表墨黑,营养丰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它入肾经,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人群。
02,黑豆
黑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称。黑豆入药保健之效大大高于*豆,突出的优点是蛋白质含量和微量元素更为丰富。冬天吃黑豆可以强肾益阴,健脾利湿。
03,黑芝麻
黑芝麻享有“益寿佳品”的美称,是滋补肝肾的佳品,还有乌发润发、润肠通便的作用。黑芝麻含有丰富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好处,而且黑芝麻含有的能量可以改善身体虚弱患者的体质。
补益肾气首推黑芝麻!《神农本草经》记载,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久服,轻身不老。《本草别录》记载,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
九蒸九晒黑芝麻丸
据晋朝葛洪道长所著古书《抱朴子》记载,黑芝麻只有经过九蒸九晒,才能充分发挥养生功效,此法后来受到药王孙思邈和药圣李时珍的推荐。九蒸九晒黑芝麻的古法工艺据今已有近年的历史。
那么,为何要如此麻烦地反复九遍蒸和晒呢?九蒸九晒,经常用来炮制比较珍贵的药材,以补品为主。此法作用于芝麻,首先,是为了使芝麻易于消化。
我们平时吃芝麻,通常是炒一炒就吃了,其实此时的芝麻仍接近于生芝麻,因油腻而难以消化。从肠胃中走过一遭,人体未得其福,反受其害。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能够彻底分解,油腻性大为降低,更利于人体吸收。
食材:黑芝麻克,黑豆克,黑米克、蜂蜜各45克
制作工艺:
每次将5斤饱满的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筐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这样重复蒸晒九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将芝麻处理成微粉。再用白蜜调和,做成约10克的蜜球。
每天两丸,早晚各一丸。胃好的饭前吃,胃不好的饭后吃。配着黑糯米酒送服会更好。每天温一小杯用黑糯米酒送服黑芝麻丸,早晚各一颗。
4、大寒小运动
收藏的时候,运动不能大汗淋漓,令阳气外泄,汗出多了,特别是晚上,还容易伤阴。失眠,脱发也就来了。每一天,做一点小运动,一样可以令身体发热。
这两个小动作,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原理却很精妙,强度都不大,打通身体,疏通经络,畅通气血。
拉筋:两腿一分补肝肾
方法:
把双腿伸直分开,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轻松放心的补益肝肾。
练习时不用刻意追求身体贴着腿的感觉,只要腿后的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了。不要用蛮力,经络不喜欢。只有你觉得舒服了,才会有补益的效果。平时如果不方便操作,也可以学习一下中里巴人老师的方法:
「把一条腿放到齐腰高的窗台上,拉一下筋,同时用掌根搓热大腿内侧拉筋部位,半分钟即可。补肾的效果,胜过食补。常做常补。」
中里巴人踢毽,跺脚
记得以前同事总是组织我们中午一起踢毽子,只要不是刮大风,再冷的天,踢上一阵子,也会很快热起来,全身暖融融。
人老腿先老,踢毽子时,旋转跳跃,腿部气血得到充分运动,接毽,踢毽,一仰一俯,颈椎也得到锻炼。踢上一会儿,全身都热乎乎的。
没有人和你一起踢毽子,那就自己和自己玩——跺脚,是最简单有效锻炼腿脚的办法。
跺脚,是整个脚底面水平落地,利用大地的反作用力来冲击整个腿部,从而使整个腿部的微循环通畅。这个作用力不仅仅是作用到整个腿部,冲击力更作用到全身去。
方法:就像是一摸兜发现自己出门忘带手机那般,慌张中情不自禁地跺了下脚。如此这般持续地,保持迅速的节奏。
一定要穿平底鞋,跺脚的时候,重心在脚后跟,你会感到自踵至顶,由内而外地震动,体内哪里不舒服哪里就明显的有胀、痛的感觉……那就是气血堵塞,气血在不断冲击着淤堵的地方,继续跺下去,就能打通堵塞那里的微循环了,浑身舒畅!
每天跺上5-10分钟,感觉后背微微发热,就可以让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
腊梅已经开了!从大寒开始,每个节气,三种花花次第开放,这便是古人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啦。用一朵一朵花开的时间,在暗香浮动中,期待着暖春的到来。
大寒:梅、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玉兰一种);雨水:油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釄﹑楝。
阳历新年过完,传统的农历一年也要结束,这才是我们最期盼的,最有年味儿的时候吧!最冷的日子里,养好我们的根,新的一岁越活越年轻,和那些花儿一起,继续盛放。